液晶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49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其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可防止光学片 支撑装置由于外力从下盖分离。该LCD设备包括:LC面板;光源,用于提 供光至LC面板;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LC面 板;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光学片 的支撑部分,从主体部分向下突出、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第一挡 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下盖,用于在 其中容纳光源和光学片支撑装置,具有用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第二 挡块的第一接合孔,并具有用以接合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光学片支撑 装置的液晶显示设备,可防止由于外力使该光学片支撑装置从下盖分离。
技术介绍
通常,由于诸如重量轻、厚度薄以及能耗低的优点,液晶显示(LCD)设 备被广泛使用。因此,LCD设备被广泛用于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式电话和 办公室自动化装置的屏幕上显示图像。LCD设备通过根据施加到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控制开关器件的图像信 号,控制光透射率,由此在屏幕上显示想要的图像。LCD设备包括互相面对的上基板(滤色镜基板)和下基板(薄膜晶体管 TFT阵列基板);包括由上下基板夹置的LC层的LC面板;以及通过提供扫 描信号和图像信息至LC面板来驱动LC面板的驱动部分。因为LCD设备不是自发光,它被配置光源以提供光至LC面板。因此, LCD设备配备有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用于向LC面板提供光的光源,用 于将从光源出射的光转换为被均匀平坦化的白光的光导板,光学片等等。背光组件的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 发光二极管(LED)等等。以下,将参照附图对传统的LCD设备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传统的LCD设备包括LC面板1;多个灯2,用于提供光至 LC面板1;光学片3,用于转换从灯2出射的光并提供该转换的光至LC面板 1;反射片6,用于将从灯2出射的光朝向LC面板1反射;以及下盖5,将多 个灯2容纳于其中。光学片103由多个片,诸如漫射片,棱镜片和保护片组成。随着LCD设备变大,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的灯2和用于转换从灯2出 射的光的光学片3也变大。这里,具有增大的尺寸的光学片3可能由于其重量 向下变形,由此降低LC面板1上显示的图像的画面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 提出了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的LCD设备。参见图2,将对具有用于防止光学片13向下变形的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 传统LCD设备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光学片支撑装置14包括棒状主体部分a;从主体部分i4a 向上突出的支撑部分14b,其具有圆锥形状并与光学片13的最下表面接触; 从主体部分14a向下突出的第一固定部分14c,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 部具有挡块14cl;以及从主体部分14a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固定部分14e,其 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光学片支撑装置14被固定在下盖15中。用于固定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多个接合孔15a, 15b和15c形成在下盖 15上。更具体地说,第一接合孔15a接合光学片支撑装置14的第一固定部分 14c的一部分,第二接合孔15b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l,以及第三 接合孔15c接合第二固定部分14e。在反射片16被设置在下盖15中的情况下, 与下盖15的第一至第三接合孔15a至15c对应的第四至第六接合孔16a至16c 形成在反射片16上。首先,第一固定部分Mc被完全接合至下盖15的第一接合孔15a以及反 射片16的第四接合孔16a,第二固定部分14e被完全接合至下盖15的第三接 合孔15c和反射片16的第六接合孔16c。然后,使光学片支撑装置14沿图2 中的箭头指示的方向滑动。结果,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l被接合至下 盖15的第二接合孔15b和反射片16的第五接合孔16b,由此完成将光学片支 撑装置14接合至下盖15和反射片16。在传统的LCD设备中,如图3所示,由于下列原因,当施加外力(F)时, 光学片支撑装置14可能从下盖15分离。因为光学片支撑装置14仅仅沿图3 的右向在第一固定部分Mc的挡块14cl固定,通过施加到图3的右向的外力 (F),第一固定部分14c的挡块14cl可能会容易地从下盖15的第二接合孔 15b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片支撑装置的LCD设备,可防 止由于外力使该光学片支撑装置从下盖分离。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途,ru在此具体化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包括LC面板;光源,用于向所述LC面板提供光;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所述LC 面板;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该 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且在端部具 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下 盖,用于在其中容纳该光源和该光学片支撑装置,并具有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 部分的一部分和该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以及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 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以及其它目的、特 点、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附图并入本申请中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 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 中图1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由于外力,光学片支撑装置从LCD设备分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设备的立体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LCD设备中设置光学片支撑装置的区域的放 大的剖视图;以及图6A至6C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光学片支撑装置接合至下盖和反射片 的过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LCD)设备更详细地说明。如图4和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设备包括LC面板101;光源102, 用于提供光至LC面板101;光学片103,用于转换来自光源102的光并提供 所转换的光至LC面板101;光学片支撑装置104,包括棒状主体部分104a, 从主体部分104a向上突出并支撑光学片103的支撑部分104b,从主体部分 104a向下突出、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并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104cl的第一固 定部分104c,以及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104d;以及下盖105, 具有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一部分和第二挡块104d的第一接合孔105a, 并具有接合第一固定部分104c的第一挡块104cl的第二接合孔105b,用于在 其中容纳光源102和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从主体部分104a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的第二固定部分104e 可以进一步形成在光学片支撑装置104上。对应第二固定部分104e的第五接 合孔105c形成在下盖105上。可以在下盖105中进一步设置用于将从光源102出射的光朝LC面板101 反射的反射片106。与下盖105的第一接合孔105a相对应的第三接合孔106a, 与第二接合孔105b相对应的第四接合孔106b,以及与第五接合孔105c相对 应的第六接合孔106c形成在反射片106上。下面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设备的各个组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参见图4和5, LC面板101由上基板即滤色镜基板101a以及下基板即薄 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101b组成。虽然未示出,LC层插入在两基板之间。多个光源102设置在LC面板101下方,由此提供光至LC面板101 。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外部电极荧光灯作为光源102。然而,光源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包括: LC面板; 光源,用于向所述LC面板提供光; 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所述LC面板; 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该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且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 下盖,用于在其中容纳该光源和该光学片支撑装置,并具有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该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以及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08.2.14 KR 10-2008-00136541.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LCD,包括LC面板;光源,用于向所述LC面板提供光;光学片,用于转换来自光源的光并提供所转换的光至所述LC面板;光学片支撑装置,包括棒状主体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支撑该光学片的支撑部分,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并以单一弯曲工艺形成且在端部具有第一挡块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二挡块;以及下盖,用于在其中容纳该光源和该光学片支撑装置,并具有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一部分和该第二挡块的第一接合孔,以及用以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的第二接合孔。2. 根据权利要求1的LCD设备,其中该光学片支撑装置的第一固定部分 包括从该主体部分向下突出的第一区域;从该第一区域弯曲形成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形成为平行于该主体部 分;以及从该第二区域的端部向上突出的第一挡块,其中该下盖的第一接合孔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区域和该第二挡块,以及其中该第二接合孔用于接合该第一固定部分的第一挡块。3. 根据权利要求2的LCD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宰昊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