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733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在弹击实验前后分别对背衬材料的凹陷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弹击实验前后测得的凹陷深度的平均值与弹击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凹陷深度值设计了新的评价指标,用于对试样的抗凹陷性能进行量化。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评价指标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各试样材料的抗凹陷性能,以便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实验误差,避免因为初始胶泥凹陷程度深导致实验中凹陷程度也相对较高而错误判断试样抗凹陷性能较弱,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弹性能评价,尤其涉及一种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在待测软质靶后设置背衬材料,通过测量背衬材料的凹陷深度来判断防弹性能。根据警用防弹衣标准(ga141-2010《警用防弹衣》),在测试防弹衣性能过程中使用到的背衬材料应满足:用钢球直径为63.0mm±0.5mm,质量为1000g±10g,自由落体下落高度为2000mm±10mm时,其压痕深度需在20mm±3mm之间。在防弹衣的防弹性能测试过程中,每个试样通常会测试6枪,一般大型企业内其试样与背衬材料通常足够大、足够多,可以保证每件试样使用的背衬材料压痕深度统一,并且每个背衬材料有足够的空间使弹着点分散开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件试样的测试,从而可以忽略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对背衬材料的影响。

2、而在小型企业或者学校等实验室内通常只有一块背衬材料,需要反复利用,无法满足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件试样的测试,每测试一枪或两枪,则需要测量背衬材料的凹陷深度,并修饰好背衬材料的表面,再进行试样的组装与调试,这些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组装待测试样之前,以及步骤S3中测量背衬材料在预定条件下的凹陷深度之前,均需要先将背衬材料的表面修饰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3中,均采用重球下落法测量背衬材料在预定条件下的凹陷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球下落法包括:将重球置于所述背衬材料的上方,使重球经自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组装待测试样之前,以及步骤s3中测量背衬材料在预定条件下的凹陷深度之前,均需要先将背衬材料的表面修饰平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3中,均采用重球下落法测量背衬材料在预定条件下的凹陷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球下落法包括:将重球置于所述背衬材料的上方,使重球经自由落体运动下落至背衬材料表面;然后取出重球,测量背衬材料表面形成的凹陷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贯穿弹道实验软质靶防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重球的直径为62.5~63.5mm,重量为990~10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熠陈欣李杨宗毅陈建兵金佩佳张庚润曹雷刘正龙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