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罗丹明和荧光素基团的双发色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荧光探针可以研究复杂的生物体系,但应用环境微小变化会对荧光产生巨大影 响,如果荧光物质带有酸性或碱性取代基,溶液的pH值的改变对其荧光性能有很大的影 响。利用荧光化合物的荧光性能随环境PH值变化而改变的特点,来检测细胞生理范围pH 值变化的荧光化合物被称为PH荧光探针。 一些荧光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环 的破裂或键的断开,使荧光性能发生改变,荧光物质在酸或碱的条件荧光光谱也会有明显 的差别。如罗丹明类荧光染料,处于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为醌式结构,有荧光;碱性条件下形 成螺式结构而无荧光产生。而荧光素由于其荧光量子产率对PH值敏感,荧光素处于酸性 条件下无荧光,在碱性条件下发射黄绿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高,因此常用来检测细胞介质 的pH值。但其荧光量子产率在pH > 8时才能达到最大,而正常细胞质液的pH值在6. 8 7. 4的变化范围,因而降低荧光探针适合检测的pH值,使其在细胞生理环境下荧光强度最 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利用这两类荧光探针产生荧光条件的互补性,将罗丹明与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罗丹明和荧光素基团的双发色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色荧光探针如下所示: *** 其中:R↓[1]、R↓[2]、R↓[3]、R↓[4]各自为氢、不含活泼氢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芳基中之一种,R↓[5]、R↓[6]、R↓[7]、R↓[8]各自为氢、卤素、不含活泼氢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芳基中之一种。 n是介于1到9之间的自然数,An↑[-]选自氯离子、溴离子、高氯酸根或硫酸根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含有罗丹明和荧光素基团的双发色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色荧光探针如下所示其中R1、R2、R3、R4各自为氢、不含活泼氢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芳基中之一种,R5、R6、R7、R8各自为氢、卤素、不含活泼氢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或芳基中之一种。n是介于1到9之间的自然数,An-选自氯离子、溴离子、高氯酸根或硫酸根中的一种。F2009102448219C00011.tif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发色团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氯化亚砜将罗丹明衍生物酰氯化,即得到罗丹明酰氯粗产品;加入有机溶剂使罗丹明酰氯溶解完全,在室温下缓慢加入二胺类物质,得到一端氨基被酰化的罗丹明酰胺,减压除去溶剂后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范勇,刘冬青,温景云,刘静,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