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73290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8 13: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面料本体,包含抗菌层、芳香层、透气层和亲肤层,亲肤层设置在面料本体的最底部,透气层设置在亲肤层的上层,且透气层与亲肤层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芳香层设置在透气层的上层且通过点胶粘合的方式与透气层连接,抗菌层设置在芳香层的上层并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设计的抗菌层,利用艾草抗菌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蚕丝纤维混合支撑的纱线而编织成的抗菌层,实现了利用天然植物成分来达到抗菌的效果,亲肤层利用薄荷纤维和莫代尔纤维交过经纬编织成的面料中薄荷纤维不仅可以提供凉感而且还可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相比较传统含有银纤维或铜改性纤维的面料大大降低了其致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抗菌面料,具体为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1、抗菌面料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面料,这种面料经过抗菌处理和混合抗菌纤维纺织而成。这种面料不仅可以抑菌类,还能够让这些菌类失去活性。传统的抗菌面料多使用具有抗菌能力的银纤维或者铜改性聚酯纤维作为面料中的抗菌型成分。但是对于一些皮肤敏感性较强的人们,这些具有金属成分的面料会增加其皮肤过敏等现象的发生几率,因此对此需要设计一款可以解决此问题的低致敏性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抗菌面料多使用具有抗菌能力的银纤维或者铜改性聚酯纤维作为面料中的抗菌型成分。但是对于一些皮肤敏感性较强的人们,这些具有金属成分的面料会增加其皮肤过敏等现象的发生几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所述面料本体,包含抗菌层、芳香层、透气层和亲肤层,所述亲肤层设置在所述面料本体的最底部,所述透气层设置在所述亲肤层的上层,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包含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含抗菌层(1a)、芳香层(1b)、透气层(1c)和亲肤层(1d),所述亲肤层(1d)设置在所述面料本体(1)的最底部,所述透气层(1c)设置在所述亲肤层(1d)的上层,且所述透气层(1c)与所述亲肤层(1d)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芳香层(1b)设置在所述透气层(1c)的上层且通过点胶粘合的方式与所述透气层(1c)连接,所述抗菌层(1a)设置在所述芳香层(1b)的上层并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d)由薄荷纤维和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包含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含抗菌层(1a)、芳香层(1b)、透气层(1c)和亲肤层(1d),所述亲肤层(1d)设置在所述面料本体(1)的最底部,所述透气层(1c)设置在所述亲肤层(1d)的上层,且所述透气层(1c)与所述亲肤层(1d)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芳香层(1b)设置在所述透气层(1c)的上层且通过点胶粘合的方式与所述透气层(1c)连接,所述抗菌层(1a)设置在所述芳香层(1b)的上层并通过纺织缝纫的方式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d)由薄荷纤维和莫代尔纤维通过经纬编的方式制成,其中薄荷纤维作为经纱,莫代尔纤维作为纬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致敏性的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c)麻纤维和竹炭纤维通过经纬编的方式制成,其中麻纤维作为经纱,竹炭纤维作为纬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瑞娟吴媛媛刘驰朱艳戎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