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勘探地球物理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天然电磁场源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电磁勘测方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存在的趋肤效应现象研究地质结构、构造等地质问题,进行工程勘察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是一种体积勘探手段。电磁勘测方法通过在地面对电磁场数据的测量与分析,获得地下岩矿石电性分布特征资料,结合岩矿石电磁(电阻率、极化率、磁化率等)性质资料、地质及其他物探资料,经过多种资料的综合解释,解决地质勘查与工程勘察相关问题。
2、利用天然电磁场作为激发场源,进行地质勘查、工程勘察的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前后的大地电磁法(mt,magnetotelluric)。后续的电磁勘测方法均是大地电磁法的原理上进行优化与改进的结果,其勘测精度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3、目前,利用天然电磁场作为激发场源开展地质勘查与工程勘察活动,大多致力于地下电性(电阻率、极化率)分布(结构)的研究,以解决地层展布、地质构造为主要研究目标。但由于趋肤效应体积勘探分辨能力有限的特点,只能获取地下电性结构的粗略信息,不能对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天然电磁场源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磁波进、出所述地下孔隙介质时的电场和/或磁场的相位延迟量获得所述地下孔隙介质的含液性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磁波进、出所述地下孔隙介质时的电场和/或磁场的相位延迟量获得所述地下孔隙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天然电磁场源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磁波进、出所述地下孔隙介质时的电场和/或磁场的相位延迟量获得所述地下孔隙介质的含液性信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磁波进、出所述地下孔隙介质时的电场和/或磁场的相位延迟量获得所述地下孔隙介质的含液性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量至少满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频率成分的振幅导数至少满足以下任一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频率成分的相位导数至少满足以下任一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频谱包括电场和/或磁场的频率、实部、虚部、振幅、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傅里叶变换的时间长度与待识别的地下孔隙介质的埋藏深度正相关。
11.一种基于天然电磁场源的孔隙介质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运行时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能够基于所述优势频率成分的频率-深度转换,识别所述地下孔隙介质顶/底面的埋藏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孔隙介质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能够基于电磁波进、出所述地下孔隙介质时的电场和/或磁场的相位延迟量,识别所述地下孔隙介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印,梅海,
申请(专利权)人: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