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充电站负荷预测及功率调控。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稳步提高,带动各类充电站快速建设与发展。随着充电站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管理主体对充电站的监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预测充电站内负荷情况变得越来越重要。
2、现今利用边缘网关进行充电站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预测成为主流,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方案为充电站与电网公司的数据交互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实现了各类数据的聚合上送以及充电站的远程调控。但当前充电站电力负荷震荡剧烈、幅度大、单个充电桩负荷不连续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负荷预测精度,难以适应现代智慧配电网配微协同管理理念。
3、与此同时,由于充电站边缘网关通信网络仍然存在延时、丢包等问题,导致充电站控制指令下发至电力电子器件时存在难以精准控制功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补偿通信时延造成的功率偏差,保证充电站的高效运行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充电站边缘网关各节点采集到的通信时延量计算获取充电站边缘网关各节点的最大通信时延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LSTM网络构建负荷功率预测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损失函数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负荷功率预测值进行修正,获取修正后的负荷功率预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充电站边缘网关各节点采集到的通信时延量计算获取充电站边缘网关各节点的最大通信时延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lstm网络构建负荷功率预测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损失函数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负荷功率预测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负荷功率预测值进行修正,获取修正后的负荷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忠,李来福,高磊,徐春雷,王涛,卜强生,朱卫平,袁宇波,王辉,唐凯,吕朋蓬,叶志刚,彭志强,张潼,丁礼良,李明洋,郑广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