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雄专利>正文

地源管内气体交换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7173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源管内气体交换的空调系统涉及可用地温对室内进行冷或热两种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地温利用系统。第一进出气段和第二进出气段之间是换热段,换热段包括储气室和换热盘形管两部分;第一进出气段与储气室相通,第二进出气段与换热盘形管相通;第二进出气段与换热盘形管相连点还与储冷凝水箱相通,储冷凝水箱的水平位置低于储冷凝水箱与换热盘形管相连通的水平位置,储冷凝水箱设导出水管;优点:利用地温,夏天可以制冷,冬天可以制热,是冷热两用的空调系统。用储气室对气体进行减压缓冲,减少温差对换热盘形管的物理反应作用,延长换热盘形管的使用寿用,减少换热盘形管的壁厚,降低换热盘形管的成本,并增加换热盘形管的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温利用于调节室内气温的
,特别是涉及可用地温对室内进行冷或热两种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地温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室式地源水平盘管和竖直埋管系列空调交换器是一项至今未开发的新技术, 它有利于节能降耗、不增加任和污染、科学环保。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该节能技术有较大的推广前景。目前,我国新建铁路 的车站站房、部分医院、宾馆等运用现有的材料和技术都可以推广及应用。经过查阅有关 资料和实地调查,地源热泵的钻孔,安装以及冷热水的循环系统,本人认为该项技术是可行 的,但设备繁多而且费用昂贵,难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很难进入农村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地温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 空调系统。本技术的结构是地源管内气体交换的空调系统,一根连通管由三段组成,两端为第一进出气段和 第二进出气段,第一进出气段和第二进出气段之间是换热段,第一进出气段和第二进出气 段中设有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换热段包括储气室和换热盘形管两部分;第一进出气段 与储气室相通,第二进出气段与换热盘形管相通;第一进出气段与储气室相连点的水平高 度,高于储气室与换热盘形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源管内气体交换的空调系统,一根连通管由三段组成,两端为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之间是换热段,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中设有轴流风机(3),其特征在于:换热段包括储气室(4)和换热盘形管(5)两部分;第一进出气段(1)与储气室(4)相通,第二进出气段(2)与换热盘形管(5)相通;第一进出气段(1)与储气室(4)相连点的水平高度,高于储气室(4)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的水平高度;储气室(4)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的水平高度,又高于换热盘形管(5)与第二进出气段(2)相连点的水平高度;第二进出气段(2)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

【技术特征摘要】
地源管内气体交换的空调系统,一根连通管由三段组成,两端为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之间是换热段,第一进出气段(1)和第二进出气段(2)中设有轴流风机(3),其特征在于换热段包括储气室(4)和换热盘形管(5)两部分;第一进出气段(1)与储气室(4)相通,第二进出气段(2)与换热盘形管(5)相通;第一进出气段(1)与储气室(4)相连点的水平高度,高于储气室(4)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的水平高度;储气室(4)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的水平高度,又高于换热盘形管(5)与第二进出气段(2)相连点的水平高度;第二进出气段(2)与换热盘形管(5)相连点还与储冷凝水箱(6)相通,储冷凝水箱(6)的水平位置低于储冷凝水箱(6)与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雄范英范献太
申请(专利权)人:范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