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7050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属于高压胶管收卷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小车,移动小车通过移动机构设置于车间内部;在移动小车上通过一级升降机构以及二级升降机构设置有回转机构,二级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板,通过一级升降机构以及二级升降机构分别独立地控制升降板进行升降,升降板带动回转机构进行升降;通过回转机构来带动收卷机构进行转动;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一个固定部以及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转动连接于固定部的两端,在两个夹持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卷筒,通过两个夹持部对卷筒进行夹持,同时通过两个夹持部来控制卷筒进行转动;解决了目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无法在车间内部将卷筒进行高效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胶管收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高压胶管作为重要的传输介质,广泛应用于矿井液压支架、油田开发、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船舶、注塑机械、农业机械、各种机床以及各工业部门的机械化、自动化液压系统中。这些高压胶管负责输送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石油基(如矿物油、可溶性油、液压油、燃油、润滑油)及水基液体(如乳化液、油水乳浊液、水)等,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2、然而,在高压胶管的生产、储存过程中,如何高效地收卷和储存这些长条形的软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收卷方式多采用人工或半自动设备,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易出错。同时,在高压胶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生产车间的多处地点同时进行高压胶管的收卷作业,这样就需要卷筒在生产车间内部进行高效地移动,同时卷筒在移动过程中还不能对其他设备以及工序进行干扰。因此,亟需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移动小车(1)通过移动机构(2)设置于车间内部,移动小车(1)通过移动机构(2)来实现左右横向移动以及前后纵向移动;在移动小车(1)上通过一级升降机构(3)以及二级升降机构(4)设置有回转机构(5),所述二级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板(416),通过一级升降机构(3)以及二级升降机构(4)分别独立地控制升降板(416)进行升降,升降板(416)带动回转机构(5)进行升降;所述回转机构(5)包括可转动的下侧回转板(506),在下侧回转板(506)下端设置有收卷机构(6),通过回转机构(5)来带动收卷机构(6)进行转动;所述收卷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移动小车(1)通过移动机构(2)设置于车间内部,移动小车(1)通过移动机构(2)来实现左右横向移动以及前后纵向移动;在移动小车(1)上通过一级升降机构(3)以及二级升降机构(4)设置有回转机构(5),所述二级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板(416),通过一级升降机构(3)以及二级升降机构(4)分别独立地控制升降板(416)进行升降,升降板(416)带动回转机构(5)进行升降;所述回转机构(5)包括可转动的下侧回转板(506),在下侧回转板(506)下端设置有收卷机构(6),通过回转机构(5)来带动收卷机构(6)进行转动;所述收卷机构(6)包括一个固定部以及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转动连接于固定部的两端,在两个夹持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卷筒(623),通过两个夹持部对卷筒(623)进行夹持,同时通过两个夹持部来控制卷筒(623)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纵向导轨(201)、横向导轨(205)、纵向移动座(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升降机构(3)包括前后两组相对称的第一连杆组,两组第一连杆组分别设置于移动小车(1)的下端面前后两侧边缘处,每组第一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第三连杆(303)、第四连杆(304)、第五连杆(305),第一连杆(301)的上端与移动小车(1)的下端面前侧边缘或者后侧边缘左端相铰接,第二连杆(302)的上端与移动小车(1)的下端面前侧边缘或者后侧边缘右端相铰接,并且第一连杆(301)与第二连杆(302)左右对称;第三连杆(303)的上端与第一连杆(301)的下端相铰接,第四连杆(304)的上端与第二连杆(302)的下端相铰接,并且第三连杆(303)与第一连杆(301)上下对称,第四连杆(304)与第二连杆(302)上下对称;第五连杆(305)的左端与第三连杆(303)的下端相铰接,第五连杆(305)的右端与第四连杆(304)的下端相铰接;前侧的第一连杆(301)下端与后侧的第一连杆(301)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06),前侧的第二连杆(302)下端与后侧的第二连杆(302)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07),第一连接杆(306)与第二连接杆(307)之间设置有第一液压缸(308),第一液压缸(308)沿着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前侧的第三连杆(303)下端与后侧的第三连杆(303)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杆(309),前侧的第四连杆(304)下端与后侧的第四连杆(304)下端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杆(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升降机构(4)包括多组上下依次连接的二级升降组件、第二液压缸(419)以及所述升降板(416);所述二级升降组件包括前后两组相对称的第二连杆组,最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两组第二连杆组分别与一级升降机构(3)的两组第一连杆组下端相连接,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两组第二连杆组分别与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两组第二连杆组相连接,每组第二连杆组包括第六连杆(401)、第七连杆(402)、第八连杆(403)、第九连杆(404)、第十连杆(405)、第十一连杆(406);第六连杆(401)的上端与第三连杆(303)的下端相铰接,第七连杆(402)的上端与第四连杆(304)的下端相铰接,第六连杆(401)与第七连杆(402)的下端互为x形交叉结构,并且第六连杆(401)与第七连杆(402)左右对称;第八连杆(403)的上端与第六连杆(401)的下端相铰接,并且第六连杆(401)与第八连杆(403)上下对称;第九连杆(404)的上端与第七连杆(402)的下端相铰接,并且第七连杆(402)与第九连杆(404)上下对称;第八连杆(403)的上端与第九连杆(404)的上端互为x形交叉结构,并且第八连杆(403)与第九连杆(404)左右对称;第十连杆(405)的上端与第六连杆(401)的中部相铰接,第十连杆(405)的下端与第九连杆(404)的上端相铰接;第十一连杆(406)的上端与第六连杆(401)的下端相铰接,第十一连杆(406)的下端与第九连杆(404)的中部相铰接,第六连杆(401)的下半段、第十一连杆(406)、第九连杆(404)的上半段、第十连杆(405)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前侧的第六连杆(401)下端与后侧的第六连杆(401)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杆(407),前侧的第七连杆(402)下端与后侧的第七连杆(402)下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连接杆(408),前侧的第八连杆(403)下端与后侧的第八连杆(403)下端之间设置有第七连接杆(409),前侧的第九连杆(404)下端与后侧的第九连杆(404)下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连接杆(410);第七连接杆(409)与第八连接杆(410)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11),并且第三连接杆(309)与第四连接杆(310)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七连接杆(409)与第八连接杆(410)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组相邻的二级升降组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十二连杆(412)、第十三连杆(413)、第十四连杆(414)、第十五连杆(415),其中第十二连杆(412)与第十三连杆(413)位于左侧,第十四连杆(414)与第十五连杆(415)位于右侧,第十二连杆(412)下端与第十三连杆(413)上端相铰接,第十四连杆(414)下端与第十五连杆(415)上端相铰接;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六连杆(401)上端与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八连杆(403)下端相铰接,第十二连杆(412)上端与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八连杆(403)靠近下端的位置处相铰接,第十三连杆(413)的下端与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六连杆(401)靠近上端的位置处相铰接,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八连杆(403)靠近下端的区域段、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六连杆(401)靠近上端的区域段、第十二连杆(412)、第十三连杆(413)组成菱形结构;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七连杆(402)上端与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九连杆(404)下端相铰接,第十四连杆(414)上端与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九连杆(404)靠近下端的位置处相铰接,第十五连杆(415)的下端与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七连杆(402)靠近上端的位置处相铰接,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九连杆(404)靠近下端的区域段、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第七连杆(402)靠近上端的区域段、第十三连杆(413)、第十四连杆(414)组成菱形结构;所述升降板(416)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状结构,在升降板(416)的上端面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铰接座,最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前后两根第八连杆(403)的下端分别与升降板(416)左侧的两个铰接座相铰接,最下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前后两根第九连杆(404)的下端分别与升降板(416)右侧的两个铰接座相铰接;在一级升降机构(3)的前后两个第五连杆(305)之间设置有第九连接杆(417),在最上侧的二级升降组件的前后两根第七连杆(402)靠近上端的位置处之间设置有第十连接杆(418),在第九连接杆(417)与第十连接杆(418)之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4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压胶管的收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5)还包括上筒(501)、下筒(502)、回转支承(503)、上侧回转板(504)、回转电机(507)、回转齿轮(508)、回转齿圈(509)、回转柱(505);在升降板(416)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圆形过孔,在圆形过孔上侧的升降板(416)上端面处固定设置有下筒(502),在下筒(502)的下端开口与升降板(416)上端面相固定连接,下筒(502)的上端开口外侧套接有上筒(501);下筒(502)的上端开口套接于上筒(501)的下端开口内侧;在上筒(501)的下端开口与下筒(502)的上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503),所述回转支承(503)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件,内圈通过滚动件而转动设置于外圈的内部;回转支承(503)的内圈与下筒(502)的上端开口相固定连接,回转支承(503)的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恒张彦禹刘国华张文献杨旭青张世伟马荷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华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