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99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感应装置,包括:响应于第一操作,建立与一终端的通信交互关系;通过雷达感应模块对被监测空间是否存在运动目标进行扫描,得到被监测空间中各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能量强度信息,基于这些能量强度信息与相应触发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相应子感应区域是否存在运动目标;这些子感应区域是根据雷达感应模块能够覆盖的全部地域范围划分得到的;上报各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能量强度信息,以使得:所述终端响应于针对感应装置的第四操作而显示标识有多个区段的第一视图后,根据区段与子感应区域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第一视图中各区段所在区域上可视化显示各子感应区域的能量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目标感知,尤其涉及一种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雷达感应原理的感应装置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为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用户需要对感应装置的灵敏度等检测参数进行配置。

3、然而,现有的感应装置配置方式往往不够直观,不利于普通用户的自主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终端将获取的能量强度数据与之前展示的区段进行关联,确定每个区段对应的具体能量强度。终端将每个区段的能量强度信息,通过颜色、高度、面积等视觉元素在界面上进行直观展示。例如可以使用热力图、柱状图等不同的可视化方式,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各子感应区域的能量强度状态。通过这种可视化能量强度的方式,用户可以直观理解感应装置的覆盖范围和监测状态,提高了管理和调试效率。

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终端需要与感应装置建立点对点的通信路径,实时获取各个子感应区域的能量强度,随着感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建立与一终端的通信交互关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子感应区域具有独立的触发阈值,所述调整后的阈值参数包括多个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阈值参数,这些调整后的阈值参数是终端在以缩略状态显示第一视图中各区段后,响应对第一视图中任一区段所在区域的选中操作而将所有区段的阈值同步调整后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建立与一终端的通信交互关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子感应区域具有独立的触发阈值,所述调整后的阈值参数包括多个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阈值参数,这些调整后的阈值参数是终端在以缩略状态显示第一视图中各区段后,响应对第一视图中任一区段所在区域的选中操作而将所有区段的阈值同步调整后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的阈值参数包括单一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阈值参数,该调整后的阈值参数是终端响应于对任一区段施加的阈值调整操作而单独调整该区段的阈值后得到的;该阈值调整操作所施加的区段是终端响应于对第一视图施加的第二操作而显示第二视图后,在第二视图中显示的;第二视图下,各区段所在区域被拉宽而呈放大状态显示,以便于各区段能够被单独地选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的阈值参数包括多个子感应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阈值参数,这些调整后的阈值参数是终端响应于触发事件停止各区段阈值的自动调节时各区段的实时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