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铅破碎研磨,更具体地说,涉及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再生铅用于制造新的铅酸蓄电池或其他产品时,必须对其铅含量标准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检测再生铅的步骤通常包括一、取样切割:将同批次或不同批次的再生铅样品均进行多点取样并切割同等质量的多份,再对每份样品进行破碎并研磨成粉末;二、制备溶液:将样品溶解在稀硝酸中,搅拌以确保样品充分溶解以获得待测溶液;三、成分分析: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滴定法对待测溶液中铅含量进行测定。整个检测过程需要用到破碎研磨设备以及化学分析设备。
2、现有技术中对再生铅进行破损研磨时,同批次中从不同点位上取样的再生铅样品或不同批次的再生铅样品都会因制备工艺的原因而导致纯度与成分存在偏差的现象。如果破损研磨设备中残留有上次破碎研磨后残留的铅粉或产物,必然会与后续投入的样品发生混合,导致后续投入样品的纯净度下降,影响后续分析精度,同时设备内部长期积累的残留物使破碎研磨设备造成磨损或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包括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内设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裹磁球一与裹磁球二均包括磁性球与包裹在磁性球外端的弹性外球,且磁性球与弹性外球的几何中心处均开设有与滑杆相匹配的滑行孔。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外球为橡胶球,所述磁性球上的滑动孔内以及滑杆的外表面之间均涂覆有光滑涂层。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裹磁球一与裹磁球二内的一对磁性球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所述磁片与裹磁球二内的磁性球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也相同。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裹磁球一与裹磁球二之间的磁斥力大于裹磁球二与磁片之间的磁斥力。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研磨机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磁屏蔽板,且多个磁屏蔽板均分布在相邻两纵列的装配槽之间。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置有滚珠。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端设置有活动箱门,所述从动转轴的其中一端贯穿装配腔且延伸至研磨机外部,所述从动转轴位于研磨机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盘,所述研磨机的正表面设置有指示线,所述指示盘外表面设置有标记线。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研磨腔向落料槽过渡处其直径由上及下逐渐减小,且过渡处的最低点位于接料斗的正上侧。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提供如上述的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
14、s2、取样切割:将同批次或不同批次的再生铅样品均进行多点取样并切割同等质量的多份,得到若干待检铅块;
15、s3、破碎研磨:将待检铅块由进料斗处投入研磨机内,电机启动带动破碎动刀与研磨筒同步运动,待检铅块经破碎动刀破碎成颗粒状,颗粒状铅块经研磨筒研磨成粉末,此步骤中颗粒状铅块易堆积于破碎研磨腔与研磨筒的间隙处,粉末易粘附在破碎研磨腔内壁与研磨筒的外壁上;
16、s4、磁控辅助落料:研磨筒研磨颗粒状铅块时,裹磁球一与裹磁球二受离心力与磁斥力影响不断沿滑杆左右滑动,并对研磨机内壁与研磨筒外壁进行不间断的震动撞击,使颗粒状铅块更为分散同时使粉末易落向活动料斗内;
17、s5、重力响应辅助落料:随装置运行时间增长铅块粉末逐渐堆积至活动料斗内,随接料斗的重力增加驱动滑块逐渐向下运动挤压压簧,直至触点开关一与触点开关二接触,plc控制器控制风机启动,提供风力配合不间断的磁控式震动将剩余粉末吹向活动料斗内,获得与待测铅块同等质量的粉末。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9、(1)本方案通过磁驱震料机构进行多点位高频次且不间断的小幅度震动作用到待检铅块经破损研磨得到的颗粒状铅块与粉末上,可减少颗粒状铅块出现团聚现象,使之更加分散,并提高研磨效率,同时震动可减少粉末粘附在研磨机内壁或研磨筒外壁的可能性,提高粉末下落至活动料斗内的速度。
20、(2)本方案通过落料机构与重力响应机构相配合,在活动料斗内粉末堆积至一定量时,自动触发触点开关,驱动风机辅助落料,通过风力配合不间断的磁控式震动将剩余粉末吹向活动料斗内,从而有效预防当次研磨破碎处理的样品与后续投入的样品发生混合,大幅提高后续投入样品的纯净度,保证后续样品的分析精度,同时还具有设备成本较低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包括研磨机(1),所述研磨机(1)内设置有破碎研磨腔,所述研磨机(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研磨机(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另一端延伸至研磨机(1)内,所述转轴(4)的外端由上及下固定连接有破碎动刀(5)与研磨筒(6),所述研磨筒(6)外端与破碎研磨腔之间的间距由上及下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6)的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研磨机(1)与研磨筒(6)之间设置有磁驱震料机构,所述研磨机(1)的内底端设置有相连通的落料槽(102)与滑槽(103),所述落料槽(102)内设置有落料机构,所述研磨机(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置有风机安装座(21),所述风机安装座(21)内安装有风机(22),所述落料机构与落料槽(102)内底端之间设置有重力响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磁球一(8)与裹磁球二(9)均包括磁性球与包裹在磁性球外端的弹性外球,且磁性球与弹性外球的几何中心处均开设有与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球为橡胶球,所述磁性球上的滑动孔内以及滑杆(7)的外表面之间均涂覆有光滑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磁球一(8)与裹磁球二(9)内的一对磁性球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同,所述磁片(10)与裹磁球二(9)内的磁性球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也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磁球一(8)与裹磁球二(9)之间的磁斥力大于裹磁球二(9)与磁片(10)之间的磁斥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磁屏蔽板(11),且多个磁屏蔽板(11)均分布在相邻两纵列的装配槽(1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设置有滚珠(13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1)的前端设置有活动箱门(23),所述从动转轴(16)的其中一端贯穿装配腔(104)且延伸至研磨机(1)外部,所述从动转轴(16)位于研磨机(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盘(18),所述研磨机(1)的正表面设置有指示线(24),所述指示盘(18)外表面设置有标记线(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研磨腔向落料槽(102)过渡处其直径由上及下逐渐减小,且过渡处的最低点位于接料斗(12)的正上侧。
10.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包括研磨机(1),所述研磨机(1)内设置有破碎研磨腔,所述研磨机(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研磨机(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另一端延伸至研磨机(1)内,所述转轴(4)的外端由上及下固定连接有破碎动刀(5)与研磨筒(6),所述研磨筒(6)外端与破碎研磨腔之间的间距由上及下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6)的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研磨机(1)与研磨筒(6)之间设置有磁驱震料机构,所述研磨机(1)的内底端设置有相连通的落料槽(102)与滑槽(103),所述落料槽(102)内设置有落料机构,所述研磨机(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置有风机安装座(21),所述风机安装座(21)内安装有风机(22),所述落料机构与落料槽(102)内底端之间设置有重力响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磁球一(8)与裹磁球二(9)均包括磁性球与包裹在磁性球外端的弹性外球,且磁性球与弹性外球的几何中心处均开设有与滑杆(7)相匹配的滑行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外球为橡胶球,所述磁性球上的滑动孔内以及滑杆(7)的外表面之间均涂覆有光滑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再生铅检测样品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磁球一(8)与裹磁球二(9)内的一对磁性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晓晴,韩伟江,项赟,邱郴,冼金婵,黄秦字,奚蓉,杨子仪,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