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光纤生产线的智能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1、光纤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对光纤内芯的加热,线皮材质的注塑挤出,线皮材质经过挤出模头成型后以紧密地包裹在加热后的光纤内芯上,由此初步形成了光纤。初步形成的光纤具有较高的温度,且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光纤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涉及对光纤的水冷和风干,测径,对光纤的拉直,以及最后的收卷。
2、其实,在收卷之前,为防止光纤脱落,还会设置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的构造大体如图1所示。光纤1由生产线前端牵引至张紧装置,经上绕轮2和下绕轮3各三圈卷绕后,再由导轮4引至收卷装置。下绕轮3固定在摆臂5上,摆臂5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6。如果上绕轮2和下绕轮3上的光纤1松动时,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压力过小,摆臂5下摆以使上绕轮2和下绕轮3上的光纤1张紧。如果上绕轮2和下绕轮3上的光纤1太紧时,压力传感器6检测到压力过大,摆臂5上摆以使上绕轮2和下绕轮3上的光纤1变松。整个调整的过程由压力传感器6参与,使检测到的压力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
3、然而,由于在上绕轮2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生产线的智能张紧装置,包括机架(7),所述机架(7)的顶部设有横杆(8),靠近所述机架(7)的底部设有调节箱(9),所述横杆(8)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绕轮(2)和导轮(4),所述调节箱(9)上设有摆臂(5),所述摆臂(5)的端部设有下绕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绕轮(3)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侧绕轮(10)、中间绕轮(11)、以及内侧绕轮(12),所述外侧绕轮(10)和所述中间绕轮(11)之间以及所述中间绕轮(11)和所述内侧绕轮(12)之间均通过滑接结构(13)连接,所述滑接结构(13)包括嵌在所述外侧绕轮(10)或者所述中间绕轮(11)内的第一轴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生产线的智能张紧装置,包括机架(7),所述机架(7)的顶部设有横杆(8),靠近所述机架(7)的底部设有调节箱(9),所述横杆(8)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绕轮(2)和导轮(4),所述调节箱(9)上设有摆臂(5),所述摆臂(5)的端部设有下绕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绕轮(3)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侧绕轮(10)、中间绕轮(11)、以及内侧绕轮(12),所述外侧绕轮(10)和所述中间绕轮(11)之间以及所述中间绕轮(11)和所述内侧绕轮(12)之间均通过滑接结构(13)连接,所述滑接结构(13)包括嵌在所述外侧绕轮(10)或者所述中间绕轮(11)内的第一轴承(14),还包括嵌在所述内侧绕轮(12)或者所述中间绕轮(11)内的第二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4)内设有带第一过孔(16)的第一滑件(17),所述第二轴承(15)内设有带第二过孔(18)的第二滑件(19),所述第一滑件(17)和所述第二滑件(19)之间沿着所述下绕轮(3)的径向滑动连接,所述外侧绕轮(10)、所述中间绕轮(11)、以及所述内侧绕轮(12)之间通过贯穿各所述第一过孔(16)和各所述第二过孔(18)的弹簧件(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生产线的智能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件(17)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凸块(29)、第二凸块(30)、以及第三凸块(31),所述第一凸块(29)和所述第二凸块(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块(30)和所述第三凸块(31)之间均设有第一滑槽(32),所述第一过孔(16)设在所述第二凸块(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生产线的智能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绕轮(10)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轴(34),所述第一驱动件(27)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件(35),所述第一连接轴(34)和所述第一连接件(35)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苗,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亨东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