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971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包括竖向隔震装置以及设置于竖向隔震装置下方的水平隔震装置,竖向隔震装置由上连接板、中连接板、圆柱状钢导杆、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柱状钢套筒和环形封装钢板组成,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与圆柱状钢导杆外侧和柱状钢套筒内侧固接,水平隔震装置由中连接板、下连接板、耳板、形状记忆合金索和叠层橡胶组成,耳板分别与中连接板底面、下连接板顶面焊接,形状记忆合金索穿过耳板,叠层橡胶与中连接板底面以及下连接板顶面固接。本技术通过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实现竖向减震,并通过布置的具有自复位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索,使隔震支座在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时又能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隔震支座,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结构的底部或者中部设置隔震层或隔震装置,以延长结构的基本周期,并适当的提供阻尼使得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幅度的减小,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在现有的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是最为常见的隔震支座之一。已有的研究和震害表明,叠层橡胶支座在地震中能够起到很好的隔震效果,但叠层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会发生一些损坏,并伴随着一定的永久残余变形,其震后是不可恢复的。对震后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的快速恢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隔震支座应该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

2、近断层高烈度地震区的隔震结构在全寿命服役期内可能遭受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动,也可能是高频成分显著的地震动。然而,现有传统隔震支座只能实现窄频带隔震,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但不能适应宽频隔震需求。此外,在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支座也可能发生较大的不可恢复的位移。最后,在一些强烈地震中,竖向地震动分量十分显著,造成结构竖向振动明显。因此,隔震支座应具有三维宽频隔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包括竖向隔震装置(4)以及设置于竖向隔震装置(4)下方的水平隔震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震装置(4)由上连接板(1)、中连接板(2)、圆柱状钢导杆(6)、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柱状钢套筒(8)和环形封装钢板(9)组成,圆柱状钢导杆(6)贯穿于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所述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与圆柱状钢导杆(6)外侧和柱状钢套筒(8)内侧固接,所述水平隔震装置(5)由中连接板(2)、下连接板(3)、耳板(10)、形状记忆合金索(11)和叠层橡胶(12)组成,所述耳板(10)分别与中连接板(2)底面、下连接板(3)顶面焊接,形状记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包括竖向隔震装置(4)以及设置于竖向隔震装置(4)下方的水平隔震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震装置(4)由上连接板(1)、中连接板(2)、圆柱状钢导杆(6)、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柱状钢套筒(8)和环形封装钢板(9)组成,圆柱状钢导杆(6)贯穿于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所述中空圆柱状金属橡胶芯(7)与圆柱状钢导杆(6)外侧和柱状钢套筒(8)内侧固接,所述水平隔震装置(5)由中连接板(2)、下连接板(3)、耳板(10)、形状记忆合金索(11)和叠层橡胶(12)组成,所述耳板(10)分别与中连接板(2)底面、下连接板(3)顶面焊接,形状记忆合金索(11)穿过耳板(10),形状记忆合金索(11)接头处采用套筒连接,叠层橡胶(12)与中连接板(2)底面以及下连接板(3)顶面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钢导杆(6)的上端与上连接板(1)底面焊接,所述柱状钢套筒(8)和环形封装钢板(9)的下端与中连接板(2)顶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三维宽频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钢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杰孙贵洪戴靠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