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梦娇专利>正文

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61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3
本技术涉及建设工程不同高度梁打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机构、升降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移动支撑机构上部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有导向套管、升降管和滚珠,升降管在导向套管内滑动升降,滚珠安装在导向套筒上,滚珠接触在升降管的外壁,滚珠支撑并辅助限位升降管的升降;升降管的顶部安装打孔机构,打孔机构设有电锤,电锤上的钻头对梁下构造柱打孔;本技术节省工人来回移动及上下操作架的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打孔工作效率;设计的水平仪能保证打孔的角度,并且距离刻度线能直接观察打孔深度,打孔的精度更高;接尘罩收集产生的扬尘,防止环境污染,降低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设工程不同高度梁打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1、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建筑结构的涉及到的梁或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建筑构造的四角、建筑结构的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建筑梁的高度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

2、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施工多数采用后植筋方法,但此时的建筑结构的满堂架已经拆除,构造柱顶部植筋定位打孔时需要现场搭设操作架进行辅助施工,而操作架的移动以及工人往复上下增加了施工时间;高处作业安全隐患大,施工过程中钻孔产生粉尘易吸入人体;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施工效率低且人身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3、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以解决现有人工手持电锤在不同高度梁上打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构、升降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上部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有导向套管、升降管和滚珠,升降管在导向套管内滑动升降,滚珠安装在导向套管上,滚珠接触在升降管的外壁,滚珠支撑并辅助限位升降管的升降,导向套管的条形开口一侧外部设有距离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设有底座和支撑腿,底座下部固定连接三个支撑腿,支撑腿的远端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部安装万向轮,调节螺栓上丝接两个调节螺母,两个调节螺母分布在支撑腿的上下两侧,万向轮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孔机构、升降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上部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有导向套管、升降管和滚珠,升降管在导向套管内滑动升降,滚珠安装在导向套管上,滚珠接触在升降管的外壁,滚珠支撑并辅助限位升降管的升降,导向套管的条形开口一侧外部设有距离刻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设有底座和支撑腿,底座下部固定连接三个支撑腿,支撑腿的远端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部安装万向轮,调节螺栓上丝接两个调节螺母,两个调节螺母分布在支撑腿的上下两侧,万向轮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调节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下构造柱的植筋打孔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娇董骞
申请(专利权)人:刘梦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