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961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3
本申请涉及格栅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包括龙骨架,龙骨架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若干格栅条,若干格栅条均间隔设置于龙骨架上,若干格栅条均包括呈Z字形依次连接的第一遮挡部、格栅本体和第二遮挡部,定义第一遮挡部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相邻格栅条上的第一遮挡部沿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第二遮挡部沿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通过将格栅条设置为Z字形结构,使得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配合遮挡住户的视线,保护用户隐私;通过设置相邻所述格栅条上的第一遮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遮挡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实现了在遮挡视线的同时,保证防对视格栅结构具有良好的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格栅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第四代绿色生态住房走进人们的生活;第四代绿色生态住房在不增加土地占地和建设成本的情况下,可使城市的面貌得到更新、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其中,其大尺寸出挑平台所形成的“外挑绿化平台”,深受人们的喜爱。

2、然而,为增大平台出挑尺寸、形成“外挑绿化平台”,需要将上下相邻的平台错开;虽然,上下相邻的平台错开后,可以实现大的错层出挑平台,但是,错层出挑平台之间存在视线无遮挡,私密性差的问题;错层出挑平台之间的视线并没有有效的遮蔽,使得下层住户在外挑平台的日常活动完全暴露在上层住户视野下,极其缺乏隐私,而采用传统的墙壁和磨砂窗等构造物遮挡视线,会影响通风;现有技术中,缺乏既能遮蔽视线,保护隐私,又能不影响通风的格栅。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的防对视格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格栅结构难以同时兼顾好有效遮蔽视线干扰隐私和有效通风的矛盾性问题。

2、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包括:

3、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

4、若干格栅条,若干所述格栅条均间隔设置于所述龙骨架上,若干所述格栅条均包括呈z字形依次连接的第一遮挡部、格栅本体和第二遮挡部,定义第一遮挡部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相邻所述格栅条上的第一遮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遮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延伸长度。

5、可选地,若干所述格栅条的所述第一遮挡部与所述第二遮挡部均平行设置。

6、可选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第一遮挡部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7、可选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第一遮挡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遮挡部具有与所述格栅本体连接的遮挡第二端,若干所述格栅条的遮挡第二端均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8、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部与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延伸方向呈相交设置,所述第一遮挡部具有与所述格栅本体连接的遮挡第二端,若干所述格栅条的遮挡第二端均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9、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部具有遮挡第一端和遮挡第二端,所述第二遮挡部具有遮挡第三端和遮挡第四端;相邻所述格栅条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

10、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于所述遮挡第一端与所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遮挡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于所述遮挡第三端与所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遮挡第四端之间;或,

11、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于所述遮挡第一端与所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格栅本体之间,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于所述遮挡第三端与所述相邻所述格栅条的格栅本体之间。

12、可选地,所述格栅条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

13、其中,所述第一遮挡部与所述格栅本体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条;

14、所述格栅本体与所述第二遮挡部的交界面处设置有第二加强肋条;

15、所述第一加强肋条和第二加强肋条均位于所述中空腔中。

16、可选地,所述格栅条的表面与所述中空腔之间的距离为3-5mm。

17、可选地,若干所述格栅条均竖直设置于所述龙骨架上。

18、可选地,若干所述格栅条均水平设置于所述龙骨架上。

19、有益效果:

20、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防对视格栅结构设置有龙骨架和若干格栅条,若干格栅条隔设置于龙骨架上,格栅条包括第一遮挡部、格栅本体和第二遮挡部,通过将格栅条设置为z字形结构,使得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配合遮挡住户的视线,保护用户隐私;通过设置相邻所述格栅条上的第一遮挡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遮挡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实现了在遮挡视线的同时,气流可以在相邻的格栅条之间流通,保证防对视格栅结构具有良好的通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对视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亮许家辅程刚姚禅朱光南储柱清谢金声
申请(专利权)人: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