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957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以解决金属制成的汇流电极与半导体基底完全直接接触,导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具有较高的金属复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效率的问题。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第一导电接触层、汇流电极和集电电极。第一导电接触层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基底的一面,多条第一导电接触层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汇流电极形成在第一导电接触层上方,且至少位于半导体基底的一面。多条汇流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至少部分第一导电接触层在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与汇流电极在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重叠,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装置,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上述太阳能电池一般包括半导体基底、集电电极和汇流电极等结构,集电电极和汇流电极一般由金属制成。

2、现有技术中,金属制成的汇流电极与半导体基底完全直接接触,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具有较高的金属复合。基于此,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用于减小或消除太阳能电池表面的金属复合,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电池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基底、第一导电接触层、汇流电极和集电电极。半导体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导电接触层至少形成在半导体基底的一面,多条第一导电接触层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汇流电极至少位于半导体基底的一面,汇流电极形成在第一导电接触层上方,多条汇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汇流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汇流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0微米;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汇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重叠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汇流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汇流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0微米;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汇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重叠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00微米;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汇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重叠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长度,小于所述半导体基底的长度且大于所述汇流电极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汇流电极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投影重叠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纳米,且小于或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洪波於龙陈石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