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5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3 11:52
本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放于患者的肢体上的可塑形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将该座体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座体固定结构,在所述座体上远离所述座体固定结构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固定的尾管固定结构,还在所述座体上且介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尾管固定结构之间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进行收合固定的前管固定结构。本技术具有能够对外露的深静脉管路进行收合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不易造成深静脉管路脱管和感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医院临床上,为了便于对危重以及大手术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者输液治疗,临床上通常都对该类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目前,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后,通常都在深静脉置管的外部预留有一段连接管路以便于与外部的输液或者监测设备连接进行输液或者监测操作。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管路即外露的深静脉管路是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不仅容易因管路较重或者出现人为因素牵拉而造成深静脉管路脱管,影响深静脉管路的使用效果,而且深静脉管路长时间杂乱放置于外部环境中容易造成感染。

2、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常见的是采用胶布对外露的深静脉管路进行固定,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深静脉管路长时间杂乱放置于外部环境中容易造成感染的问题,但是其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粘贴固定不稳定进而容易出现深静脉管路脱管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3、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外露的深静脉管路进行收合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不易造成深静脉管路脱管和感染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放于患者的肢体上的可塑形的座体;在所述座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将该座体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座体固定结构,在所述座体上远离所述座体固定结构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固定的尾管固定结构,还在所述座体上且介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尾管固定结构之间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进行收合固定的前管固定结构。

4、优选地,所述座体固定结构包括通过一连接带设在所述座体一端的一侧壁上的带扣,还包括设在所述座体上靠近所述连接带一端的另一侧壁上用于与所述带扣穿插搭扣配合以将所述座体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限定带。

5、优选地,所述尾管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座体上远离所述连接带一端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夹持限位的卡座,在所述卡座的一端一侧壁上设有限位环,在所述卡座上远离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该限位环穿插搭接配合以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末端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固定带,在所述固定带上靠近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魔术贴毛面,还在所述固定带上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魔术贴毛面粘贴配合以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末端稳固限定在所述卡座上的魔术贴勾面。

6、优选地,所述前管固定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座体上并且介于所述连接带、卡座之间的基座且该基座的顶部呈下凹状用于供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呈环状绕其收合,在所述基座的下端开设有一贯穿该基座两侧端的贯穿口,在所述贯穿口上可拆卸穿设有一用于将呈环状收合在所述基座顶部上的深静脉管路稳固限定在该基座上以防止因人为因素牵拉造成脱管的可松式扎带。

7、优选地,所述座体由硅胶材料制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技术使用时,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后,通过座体将座体固定结构连同尾管固定结构和前管固定结构一起贴放于患者的肢体上,例如:贴放于患者上肢的指定部位或者下肢的指定部位上,再通过座体固定结构将座体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上的指定部位,接着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绕该前管固定结构的预定构件的指定部位呈环状收合,再通过该前管固定结构的限位构件进行固定,从而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稳固限定在前管固定结构上,同时,利用尾管固定结构的夹持构件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夹持限定后,再通过尾管固定结构的限位构件进行固定,以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稳固限定在尾管固定结构上,由此实现对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收合固定,不仅固定稳固可靠,能够防止造成深静脉管路脱管,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长时间杂乱散落于环境中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够对外露的深静脉管路进行收合固定且固定稳固可靠、不易造成深静脉管路脱管和感染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放于患者的肢体上的可塑形的座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1)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将该座体(1)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座体固定结构(2),在所述座体(1)上远离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固定的尾管固定结构(3),还在所述座体(1)上且介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尾管固定结构(3)之间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进行收合固定的前管固定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包括通过一连接带(21)设在所述座体(1)一端的一侧壁上的带扣(22),还包括设在所述座体(1)上靠近所述连接带(21)一端的另一侧壁上用于与所述带扣(22)穿插搭扣配合以将所述座体(1)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限定带(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固定结构(3)包括设在所述座体(1)上远离所述连接带(21)一端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夹持限位的卡座(31),在所述卡座(31)的一端一侧壁上设有限位环(32),在所述卡座(31)上远离所述限位环(32)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该限位环(32)穿插搭接配合以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末端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固定带(33),在所述固定带(33)上靠近所述卡座(31)的一端设有魔术贴毛面(34),还在所述固定带(33)上远离所述卡座(31)的一端设有一用于与所述魔术贴毛面(34)粘贴配合以将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末端稳固限定在所述卡座(31)上的魔术贴勾面(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固定结构(4)包括设在所述座体(1)上并且介于所述连接带(21)、卡座(31)之间的基座(41)且该基座(41)的顶部呈下凹状用于供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呈环状绕其收合,在所述基座(41)的下端开设有一贯穿该基座(41)两侧端的贯穿口(42),在所述贯穿口(42)上可拆卸穿设有一用于将呈环状收合在所述基座(41)顶部上的深静脉管路稳固限定在该基座(41)上以防止因人为因素牵拉造成脱管的可松式扎带(4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由硅胶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贴放于患者的肢体上的可塑形的座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1)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将该座体(1)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座体固定结构(2),在所述座体(1)上远离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固定的尾管固定结构(3),还在所述座体(1)上且介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尾管固定结构(3)之间设有一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前端进行收合固定的前管固定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固定结构(2)包括通过一连接带(21)设在所述座体(1)一端的一侧壁上的带扣(22),还包括设在所述座体(1)上靠近所述连接带(21)一端的另一侧壁上用于与所述带扣(22)穿插搭扣配合以将所述座体(1)稳固限定在患者肢体相应部位上的限定带(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静脉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固定结构(3)包括设在所述座体(1)上远离所述连接带(21)一端用于对外部的深静脉管路的外露部分的末端进行夹持限位的卡座(31),在所述卡座(31)的一端一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丹韩金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