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及其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931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及其保护装置,涉及隧道工程初期支护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永久钢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二架体连接在第一架体端部;并行钢架包括短钢架,短钢架连接在第一架体侧壁,临时钢架包括斜向架体,斜向架体连接在短钢架的另一端;连接单元包括安装侧板和调节转轴,调节转轴设置在安装侧板内侧;固定单元夹紧板,夹紧板设置于安装侧板内侧,并与调节转轴连接;保护单元包括保护外壳、内嵌板和警示插件,内嵌板对称连接在夹紧板外部,保护外壳对称设置在内嵌板外,并与安装侧板连接,警示插件在保护外壳外连接有不少于一组,且能够互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钢架支撑不稳,连接点易被混凝土覆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初期支护的,尤其涉及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及其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铁路工程中,隧道施工是一个技术性和复杂性极高的领域,特别是在复杂的地质和地形条件下。随着铁路工程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需求来适应各种限制条件,例如地形、地质、展线条件以及桥隧相接的问题。这些因素常常限制了隧道设计,使得许多隧道必须设计为极小净距的单线并行结构。

2、在传统的隧道施工技术中,中导洞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中导洞法首先在隧道的中部挖设一个小的导洞,然后依次向两侧扩挖,直到形成最终的隧道断面。这种方法对于软质岩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为软质岩石较易开挖并可以较快地形成支护结构。然而,中导洞法在硬质岩石的开挖中存在一些显著的劣势,如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工序复杂。针对硬质岩石以及极小净距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有必要探索更高效的施工方法。提出的极小净距隧道先行洞单边扩挖开挖支护施工方法,是一种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包括首先在隧道一侧挖设一个小的先行洞,然后逐渐向另一侧扩挖,最后形成整个隧道结构。这样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地压和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1)和短钢架(201)同侧端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01a),所述第一连接板(101a)将第一架体(101)和短钢架(201)此侧端部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102)和斜向架体(301)靠近第一架体(101)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02a)和第三连接板(301a),所述第二连接板(102a)和第三连接板(301a)均能够与第一连接板(101a)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斜向架体(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1)和短钢架(201)同侧端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101a),所述第一连接板(101a)将第一架体(101)和短钢架(201)此侧端部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102)和斜向架体(301)靠近第一架体(101)的一端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板(102a)和第三连接板(301a),所述第二连接板(102a)和第三连接板(301a)均能够与第一连接板(101a)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斜向架体(301)与短钢架(201)端部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架体(101)与第二架体(102)端部位置对应。

4.一种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内,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401)内壁对称固定有滑插块(401a),所述滑插块(401a)与安装侧板(401)相邻侧壁对称开设有滑道(401a-1),其与安装侧板(40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卡槽(401a-2),所述滑道(401a-1)与卡槽(401a-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小净距隧道钢架结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501)包括对称设置的接触板(501a),所述接触板(501a)之间连接有滑接卡块(501b);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尹乐宏磊方彦超孔平安陈正龙袁昌海刘文文钱多乔峤李吉康李如俊叶尊李鑫辉宋鹏王克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