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由盆架、悬边及振膜所组成,其中该振膜周缘封合于该盆架开口边缘处,且该盆架开口内侧处设置容置区,而该悬边设置于振膜与盆架容置区之间;因此当声音电流讯号通入盆架内部的音圈后,音圈输出音频讯号,并带动着振膜产生振动,进而发出声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悬边的设计,将可使该振膜于上下振动时,能更加顺畅及减低失真率,使该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扬声器动作原理乃依据佛来明左手定则,将通过电流的音圈(Voice Coil)置于磁场中,因受其作用力产生运动,进而带动振动板推动空气发出声音,为一种把电讯号转换成机械能推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的电声器件;确切地說,扬声器的工作实际上是把一定范围内的音频电功率讯号通过换能方式转变为失真小并具有足够声压的可听声音; 而一般所普遍使用的扬声器为动圈式扬声器,而该动圈式扬声器是由磁回路模组(永磁体、芯柱、导磁板)、振动模组(纸盆、音圈)和支撑辅助模组(定心支片、盆架、垫边)等三大部份构成,其中该音圈直接与振膜固定在一起,当声音电流讯号通入音圈后,处于永磁场中的缠绕的圆柱体状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音圈产生振动,并带动着振膜产生振动,进而发出声音; 而动圈式扬声器与一般扬声器很大的不同在于振膜的区别,扬声器的振膜边缘一 般固定在弹性介质(折环和定心支片)上(例如在大口径低音单元上),振膜一般是平整的 圆锥形,由弹性介质提供振动系统的振动;由图1A及图1B可知,在动圈式扬声器中,振膜1 边缘直接固定在驱动单元的框架上,振膜1具有横向悬边2,振动系统完全由振膜1本身材 质的伸展和收縮以及悬边2的变形来提供的,所以说动圈式驱动单元振膜1的材质选择和 形状设计对单元最终的发声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振膜1上的悬边2于上下振动时,部份振 动会因为褶皱而产生抵消现象,而导致无法将完整的声音发出,造成失真率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可提供一种当音圈产生振动时,使 其上下振动能更加顺畅及减低失真率,并且能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 由盆架及振动模组所组成;其中该振动模组与盆架相接合,而该振动模组包含了悬边及振 膜,其中该振膜周缘封合于该盆架开口边缘处,且该盆架开口内侧处设置容置区,而该悬边 垂直连接于振膜与盆架容置区之间;因此当声音电流讯号通入盆架内部的音圈后,音圈产 生振动,并带动着振膜产生振动,进而发出声音,而当音圈产生振动时,可通过悬边使该振 膜上下振动更加顺畅及减低失真率,使该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改良结构,其中该悬边设置位置可使上下振动更加顺畅及减低 失真率,而其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2.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改良结构,可忽略悬边的质量,并可于同尺寸限制下,达成最高 音压效率。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扬声器的部份分解图; 图IB为现有扬声器的立体图; 图1C为现有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部份分解图; 图2B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立体图; 图2C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剖面图;以及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实施例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振膜,2、悬边,3、扬声器单体,4、盆架,41、容置区,411、抵持部,51、悬边,52、振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2A、图2B及图2C,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部份分解图、立体图及剖面图,由图中可知,该扬声器单体3至少包括 盆架4,该盆架4开口内侧处设置容置区41,而该容置区41为开口向内凹的L型环状空间,另外该容置区41内具有抵持部411 ; 悬边51,是以黏合方式将悬边51—端固定于振膜52周缘,而另一端则固定于盆架抵持部411之上; 振膜52,其中该振膜52周缘与悬边51黏合后,将再封合于该盆架4开口边缘处; 当声音电流讯号通入盆架4内部的音圈后,音圈产生振动,并带动振膜52产生振动,进而发出声音,而当音圈产生振动时,可通过悬边51使该振膜52上下振动更加顺畅及减低失真率,使该振动比传统结构更无阻力。 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改良结构的实施例剖面图,本专利技术采用通电导体作音圈,当音圈中输入一个音频电流信号时,音圈相当于一个载流导体;如果将它放在固定磁场里,根据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原理,音圈会受到一个大小与音频电流成正比、方向随音频电流变化而变化的力;如此音圈就会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带动振膜一并振动,而振膜前后的空气也随之振动,这样就将电信号转换成声波向四周辐射; 由图3中可知,当音圈产生振动时,可通过悬边使该振膜上下产生振动,并会产生上下振动高度R,相较于图1C中的现有扬声器,当音圈产生振动时,悬边使该振膜上下产生振动,因悬边设置位置于振膜左右侧的平面上,因此其振动幅度为一角度e ,其振动幅度不但有很大的限制,也使得振膜上下振动时会有阻力,而导致无法将完整的声音发出,造成失真率的产生; 另外本专利技术为限制盆架尺寸大小,来得到最大的有效振动面积(Sd),以发挥最大的音压效率,而实际的运算公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C =1(2;rx《)2《阔2-10 39.64x10x《xVa_109.64x10 x355xf& J八 2F。 xM 込, =-IO ,、2 -10 ^ 、29.64x10x355xF,x & 9.64x10x355x7^x &2;rxfxM^ x凡一9.51856x10 x& x(叫.51856x10-xM附。 其中该Vas为等效空气面积(Equivalent air volume of the speaker) 、 Sd为有效振动面积(Effective moving area) 、 Cms为悬吊系统柔顺性(Compliance of thesuspension system) 、Qes为电气阻尼系数(ElectricDamping Factor) 、 rio为单体效率、Re为音圈直流电阻、BL为磁路及音圈线长产生的推力因素(Force Factor) 、 Mms为单体振动式的有效振动质量(Movingmass of the speaker, including the air load) 、 Msurround为悬边的质量(Surrmass) 、 Mvc为音圈质量(voice coil mass) 、 Mbond为胶水质量(Bondmassfor the moving part) 、 Fs为单体低频谐振频率(Resonance);另外传统扬声器的Mms(单体振动式的有效振动质量),其公式为Mr 、 -=M +」surroyQi +M +M,丄Vc,丄Bond2而本专利技术的Mms (单体振动式的有效振动质量),其公式为丄cone+c;ap丄vc丄B(Msurround),并可于同尺寸限制下,达成最高单体 Mm 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忽略悬边的质〗振动式的有效振动质量。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专利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包括扬声器单体,其中至少包含振膜、盆架及悬边;其特征在于:该悬边设置于振膜与盆架之间,其中该振膜周缘封合于该盆架开口边缘处,而该盆架开口边缘内侧处设置有容置区,且该悬边固定于容置区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扬声器改良结构,包括扬声器单体,其中至少包含振膜、盆架及悬边;其特征在于该悬边设置于振膜与盆架之间,其中该振膜周缘封合于该盆架开口边缘处,而该盆架开口边缘内侧处设置有容置区,且该悬边固定于容置区之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改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黄月华,黄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淇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