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状焦生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负极的容量往往决定整个电池的容量;高能量密度可以解决人们对电车续航里程的担忧,高倍率可以解决充电时间和充电桩使用压力;现如今,人们对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与负极原料的选择息息相关;
2、现如今的开发工艺中要达到较高的倍率性能需要将焦粉碎到较小的粒度后进行造粒、包覆,而这必然引起容量和压实密度的损失;而当前针状焦生焦容量和压实较难满足高端产品的需求;因此在原料端提升容量和倍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骨料粒径,减少容量和压实的损失,将人造石墨用在高端项目中。
3、本公司前期申请了专利号为202211683954.8,《一种以过渡态层状堆积为主的高容量针状焦生产工艺》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但该专利中描述的生产工艺制备的针状焦只针对高能量密度进行研发,倍率性能较低,不利于快充倍率性能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原料端和工艺端的改善,在保持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提升针状焦的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
1、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高容量针状焦倍率性能较低,不利于快充倍率性能发挥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
3、所述原料分歩调和阶段:
4、在罐区1调整催化油浆原料硫含量至0.9%-1.1%,芳香分40-60之间;调和完成后发往加氢装置加氢脱硫至硫含量0.3-0.6;加氢完成后,发往减压装置切出加氢产生的轻组分和重组分段,完成后重组分发往罐区3;在罐区3中加入交联剂在90℃搅拌均匀得到焦化原料;
5、所述交联阶段:
6、焦化原料在焦化装置加热炉前经过换热温度至150-300℃后进入加热炉加热至460-480℃进入焦化装置进行交联反应;
7、所述汽提阶段:
8、焦化24h后停止进料,切换汽提炉进料中段油进行汽提;
9、所述冷却降温阶段:待汽提结束后降低各加热点温度,装置降温降压。
10、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分歩调和阶段:重组分指标为密度1.0-1.1、硫含量0.3-0.6、馏程段380-520。
11、进一步地,交联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5mpa;初始调整循环比0.1-0.3,进料8小时后5℃/h提升加热炉加热温度至480-500℃,调整循环比至0.3-0.5;维持当前反应温度及循环比至生焦24h结束。
12、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为磺酸基交联剂,
13、进一步地,所述交联剂加入量为总体量0.3-9.5%。
14、进一步地,所述汽提条件为调整汽提炉温度490-520℃,调整汽提气量13-20t/h,在气量变化过程中通过压控阀保证塔内压力不波动;12h后增大气量至20-25t/h,直至汽提结束。
15、进一步地,所述中段油为焦炭塔蒸出的轻质组分,经分馏塔分馏后,馏程段在320-450℃的轻质蜡油。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磺酸基交联阶段与磺酸基交联剂作用,在高温下增大循环比促使低粘度反应体系的生成,使初始交联微晶有更好的融并空间和生长机会,以其为反应位点促使更多交联微晶生成;
18、(2)本专利技术采用非常规的高温度小气量的汽提工艺,避免了大气量拉焦造成的强制拉焦现象,避免了气量带来的晶格排布波动;晶体发育完成后高温大气量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晶格进一步发育,
19、(3)本专利技术创造性采用分段调和的方法制备,在原料端调和组分活性,控制微晶成长基质;使微晶向小晶粒方向生长,通过与特殊的磺酸基交联工艺和高温小气量汽提工艺的结合,尤其是摒弃了传统的高温大气量汽提工艺,反其道而行之,制备了一种高容量高倍率的针状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催化油浆原料通过原料依次通过分歩调和阶段、交联阶段、汽提阶段和冷却降温阶段制备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分歩调和阶段:重组分指标为密度1.0-1.1、硫含量0.3-0.6、馏程段380-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交联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5Mpa;初始调整循环比0.1-0.3,进料8小时后5℃/h提升加热炉加热温度至480-500℃,调整循环比至0.3-0.5;维持当前反应温度及循环比至生焦24h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磺酸基交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加入量为总体量0.3-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条件为调整汽提炉温度490-520℃,调整汽提气量13-20t/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油为焦炭塔蒸出的轻质组分,经分馏塔分馏后,馏程段在320-450℃的轻质蜡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催化油浆原料通过原料依次通过分歩调和阶段、交联阶段、汽提阶段和冷却降温阶段制备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分歩调和阶段:重组分指标为密度1.0-1.1、硫含量0.3-0.6、馏程段380-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高倍率针状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交联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压力0.5mpa;初始调整循环比0.1-0.3,进料8小时后5℃/h提升加热炉加热温度至480-500℃,调整循环比至0.3-0.5;维持当前反应温度及循环比至生焦24h结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雁飞,王春梅,王超超,何坤,许倩倩,武红伟,张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