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及调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893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及调控方法,通风管道连接间接蒸发冷却系统,通风管道采用缩径管,远离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通风管道直径小于靠近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通风管道直径,通风管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孔;调控方法步骤包括:获取舍内外温度,若舍外温度≤设定值,控制智能二通球阀开启进行通风模式,若舍外温度>设定值,控制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喷淋机构开启进行降温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均匀送风,同时能够兼顾舍内的环境稳定性,使新风直接完全覆盖牛活动区域,再配合通风屋脊的集中排风,有效改善了密闭牛舍内的空气环境,减小了舍内牛的发病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大幅减少了牛舍风机数量,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密闭牛舍通风降温,具体涉及一种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及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牛舍内热湿环境参数关系着牛生长健康与生产性能,夏季温度过高易使牛产生热应激,具体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心跳和脉搏急促、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饮水量持续增加、发情紊乱或不发情及行为表现不安等现象,并且对于牛,热应激还会诱发包括乳房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严重损害牛健康并影响其泌乳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目前,牛舍主要采用的是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喷淋降温系统,利用排风机、开设通风屋脊等方式加强通风散热,但这不能够有效地进行精准降温。研究表明,基于变径管的精准通风系统更有利于对密闭牛舍内的大面积牛群同时降温,提高降温系统实用性。现有技术中,文献cn103004612b公开的缓解牛热应激的靶向通风装置,该方案结合变径管以及喷淋管同时对牛降温,然而,该方案只开设了一个通风口对准牛脖颈部位,实际上在不对牛进行绝对限位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对牛的靶向降温效果,且无法对整个密闭牛舍内进行均匀性降温。

3、 更关键的是,由于牛舍内的空间较大,采用现有的精准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包括卧式布置在密闭牛舍内的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通风管道(1)连接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外界气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后进入通风管道(1)内,通风管道(1)采用缩径管,且远离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的通风管道(1)直径小于靠近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的通风管道(1)直径,通风管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蒸发冷却系统(2)包括多个串联的箱体,每个箱体内设置有蒸发冷却芯体(4),每个箱体侧壁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进风口(5)正对出风口,每个箱体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包括卧式布置在密闭牛舍内的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通风管道(1)连接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外界气流通过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后进入通风管道(1)内,通风管道(1)采用缩径管,且远离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的通风管道(1)直径小于靠近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的通风管道(1)直径,通风管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送风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蒸发冷却系统(2)包括多个串联的箱体,每个箱体内设置有蒸发冷却芯体(4),每个箱体侧壁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进风口(5)正对出风口,每个箱体顶部的二次排风口(7)处设有排风机(6),排风机(6)处设有能够阻挡水汽进入风机(3)的挡水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与通风管道(1)之间通过腔室(15)连通,腔室(15)底部设置旁侧进风通道(13),旁侧进风通道(13)上设置有智能二通球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界气流经第一个箱体内的蒸发冷却芯体(4)冷却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气流进入第二个箱体内的蒸发冷却芯体(4)的热媒介质通道且被冷却,第二部分气流进入第二个箱体内的蒸发冷却芯体(4)的冷媒介质通道,第二部分气流经冷媒介质通道出后口竖向进入第二个箱体的二次排风口(7)并排出;从第二个箱体内的冷媒介质通道流出的气流再次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气流进入第三个箱体内的蒸发冷却芯体(4)的热媒介质通道且被冷却,这部分气流作为新风最后进入腔室(15),另一部分气流进入第三个箱体内的蒸发冷却芯体(4)的冷媒介质通道,经冷媒介质通道出后的气流竖向进入第三个箱体的二次排风口(7)并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牛舍精准通风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间接蒸发冷却系统(2)还包括喷淋机构,喷淋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田欣桐涂皓洋刘祖赫柯丛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