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水稻补光育秧方法技术_技高网

水稻补光育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91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在水稻育秧的过程中使用水稻育秧光源进行人工补光,水稻育秧光配方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步骤:设立8组样本,在同等温度、湿度、CO2浓度下,在基本光谱补光的情况下,种植该批稻种培育的水稻秧苗,其中,基本光谱包括白光及红光;在4组样本秧苗出芽期投加病菌,其中,三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改为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在4组样本秧苗一叶一心期投加病菌,其中,三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改为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观察8组样本出芽期感染病菌及烧苗的情况,综合评估感染病菌及烧苗的情况挑选最佳样本。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能获得早期抗菌防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补光育秧方法


技术介绍

1、水稻育秧是水稻产业实现机械化、无人化最后一个环节。我国水稻产业采用旱育稀播工艺,在该工艺条件下,育秧阶段是在旱地基质中完成。近年来育秧环节逐渐开始探索自动化模式,采用育秧工厂模式或者工厂化模式进行育秧生产。

2、在育秧工厂生产条件下,环境参数是全受控的,且生产环境可以通过消杀系统进行彻底灭菌,因此几乎没有环境导致水稻秧苗污染的可能性。但是在种子端或者浸种端,有可能存在病菌病毒;在环境参数设置异常条件下,也存在发生病变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育秧模式能获得抗菌防病效果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在水稻育秧的过程中使用该稻种的水稻育秧光源按照50~180w/m2的设置进行人工补光,水稻育秧光源的最佳水稻育秧光配方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步骤:

4、设立8组样本,在同等温度、湿度、co2浓度下,在基本光谱补光的情况下,种植该批稻种培育的水稻秧苗,其中,所述基本光谱包括白光及红光,以光量子通量密度计算所述红光与白光的配比为3:1;

5、在第1~4组样本秧苗出芽期投加病菌,其中,第1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继续使用基本光谱进行补光,第2~4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改为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包括红光、白光及紫外线,第2~4组样本使用的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以光量子通量密度计算红光、白光及紫外线的配比分别为3:1:0.1,3:1:0.5,3:1:1;

6、在第5~8组样本秧苗一叶一心期投加病菌,其中,第5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继续使用基本光谱进行补光,第6~8组样本秧苗投加病菌后改为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包括红光、白光及紫外线,第6~8组秧盘使用的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以光量子通量密度计算红光、白光及紫外线的配比分别为3:1:0.1,3:1:0.5,3:1:1;

7、观察8组样本出芽期感染病菌及烧苗的情况,综合评估感染病菌及烧苗的情况挑选最佳样本,最佳样本所用水稻育秧光配方即为该稻种的最佳水稻育秧光配方。

8、上述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在专利技术人前期大量研发并开发出红光、白光及紫外线的配比分别为3:1:(0.1~1)的水稻育秧光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多组样本能快速筛选出适合特定稻种的光配方,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水稻育秧光配方进行补光,能获得早期抗菌防病的效果,无需或减少施用药物进行防治,更加绿色健康。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病菌包括立枯病菌及青枯病菌中的至少一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波长范围为620nm~690nm。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白光波长范围为440nm~490nm。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波长范围为180nm~290nm。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本光谱及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光谱的光强范围为4500勒克斯~6500勒克斯,色温范围为3800k~5000k。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样本每日光照时间不低于12小时。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50~180w/m2的设置进行补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育秧的过程中使用该稻种的水稻育秧光源按照50~180W/m2的设置进行人工补光,所述水稻育秧光源的最佳水稻育秧光配方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包括立枯病菌及青枯病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波长范围为620nm~69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波长范围为440nm~49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波长范围为180nm~29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光谱及所述水稻育秧光配方光谱的光强范围为4500勒克斯~6500勒克斯,色温范围为3800k~5000k。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样本每日光照时间不低于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50~180W/m2的设置进行补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育秧的过程中使用该稻种的水稻育秧光源按照50~180w/m2的设置进行人工补光,所述水稻育秧光源的最佳水稻育秧光配方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包括立枯病菌及青枯病菌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波长范围为620nm~69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补光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波长范围为440nm~49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石有光付学军汤垚解保盛那永光张耕耘段肖霞过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向春雷黑龙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