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废物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的贮存井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核电站一般会配套建设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库,用于临时贮存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并经处理整备后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随着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逐年增多,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贮存技术和工程重要性逐步提升。
2、参考图1和图2所示,当前建造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井群多采用混凝土结构,每个竖井井格内截面的尺寸通常为1m*1m左右,高度为5~8m左右,井格壁的厚度为0.3m左右,贮存井群的竖井井格总数通常会达到数百个。此外,废物桶的吊运需要采用数字化全自动的吊装方案,对贮存井群的建造精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下:贮存井上部与下部的同轴度≤5mm;井格壁全高的垂直度≤5mm;与屏蔽盖板接触的贮存井格顶面的平整度≤2mm;同一行或列上布置的贮存井中心轴在x/y轴方向的偏差≤5mm。
3、对于贮存井群传统的施工方法采用整体现浇法,即先绑扎竖井侧壁钢筋笼,然后在竖井内部架设混凝土模板,最后再混凝土浇筑并形成贮存井群。由于竖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物的贮存井群,包括底板(1)和屏蔽外墙(2),所述屏蔽外墙(2)围设于所述底板(1)的周向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格侧墙(3)和多个墙体预制件(4),所述井格侧墙(3)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分别间隔排布于所述屏蔽外墙(2)和所述底板(1)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底板(1)、所述屏蔽外墙(2)和所述井格侧墙(3)形成呈网格状排布的多个矩形格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预制件(4)与所述矩形格单元(5)之间的配合位置处设置有辅助就位装置,以引导所述墙体预制件(4)在所述矩形格单元(5)内吊装就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物的贮存井群,包括底板(1)和屏蔽外墙(2),所述屏蔽外墙(2)围设于所述底板(1)的周向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格侧墙(3)和多个墙体预制件(4),所述井格侧墙(3)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分别间隔排布于所述屏蔽外墙(2)和所述底板(1)围设而成的空间内,使得所述底板(1)、所述屏蔽外墙(2)和所述井格侧墙(3)形成呈网格状排布的多个矩形格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预制件(4)与所述矩形格单元(5)之间的配合位置处设置有辅助就位装置,以引导所述墙体预制件(4)在所述矩形格单元(5)内吊装就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就位装置包括辅助对中组件,所述辅助对中组件包括凸接件(8)和凹接件(9),所述凹接件(9)和所述凸接件(8)之间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件(9)预埋于所述墙体预制件(4)的底部,所述凸接件(8)固定于所述底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预制件(4)沿竖直方向分为两段以上的墙体预制段(7),两段以上的所述墙体预制段(7)之间也设置有所述辅助对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墙体预制段(7)底部预埋所述凹接件(9),位于下方的所述墙体预制段(7)顶部设置所述凸接件(8)。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件(8)的顶部设置有锥面部(10),所述凹接件(9)的底部设置有喇叭口(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件(8)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气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预制件(4)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多个所述辅助对中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预制段(7)顶部和/或底部的中心处和四条边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贮存井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就位装置包括辅助就位导槽(13),所述辅助就位导槽(13)固定于所述矩形格单元(5)的壁面上,所述辅助就位导槽(13)沿所述矩形格单元(5)的深度方向设置,所述墙体预制件(4)的所述墙板边缘处插设于所述辅助就位导槽(1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涛,周铭海,张静,张雄谦,李智,王广涛,吴复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