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力墙改造,尤其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
技术介绍
1、反力墙本身即是一种特种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反力墙台座和墙体上需要固定被试的结构模型和用于给结构模型加载的加载设备,因此反力墙会承担试验过程中结构模型和加载设备的自重和反力。因此反力墙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受力复杂多变。在极大的静力或动力荷载作用下,反力墙不仅不能发生强度破坏,其变形控制也极为严格,才能不影响结构试验的精度,这对反力墙的刚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力墙形式灵活多样,构造复杂,配筋量大。目前,我国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在墙体内布置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来抵抗墙体所承受的拉力;在墙体内部布置型钢;增大墙体的竖向配筋率;增大墙体的水平配筋率。综合上述研究,裂缝开展及变形位移量的控制无法兼顾,所以设计一种兼顾控制裂缝开展,避免加载孔对整体性不利影响,增强结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保证加载面平整,加载过程简易高效的反力墙结构,将严格保证试验结果精度,并且经济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墙主体(1)和台座底板(2);反力墙主体包括若干个反力墙单元(3)、楼板(4);所述若干个反力墙单元之间设有楼板(4);其中;单个反力墙单元包括第一钢板框架(5)和第一钢板框架内部浇灌的混凝土;台座底板包括第二钢板框架(5)和第二钢板框架内部浇灌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隔间(7);其中,单个第一隔间包括第一上表面钢板(8)、第一下表面钢板(9)与钢管(10)、水平钢板(11)和垂直钢板(12);所述第一上表面钢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墙主体(1)和台座底板(2);反力墙主体包括若干个反力墙单元(3)、楼板(4);所述若干个反力墙单元之间设有楼板(4);其中;单个反力墙单元包括第一钢板框架(5)和第一钢板框架内部浇灌的混凝土;台座底板包括第二钢板框架(5)和第二钢板框架内部浇灌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一隔间(7);其中,单个第一隔间包括第一上表面钢板(8)、第一下表面钢板(9)与钢管(10)、水平钢板(11)和垂直钢板(12);所述第一上表面钢板(8)、第一下表面钢板(9)分别与钢管(10)焊接相连;第一上表面钢板(8)、第一下表面钢板(9)中间设置水平钢板(10),水平钢板(11)通过钢管(10)与垂直钢板(12)焊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反力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钢板框架包括若干个第二隔间(7);其中,单个第二隔间包括第二上表面钢板(13)、第二下表面钢板(9)与钢管(10)、水平钢板(11)和垂直钢板(12);第二上表面钢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