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特别涉及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转底炉是一种常用的固废处理或危废处理设备,能够还原固废或危废中的含金属原料,实现固废或危废的处理以及资源再利用。为了保证转底炉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修,提高转底炉的运行效率和寿命,降低故障率。
2、但是现有技术在对转底炉进行维修之前,为了降低煤气能耗、保证维修的顺利完成,通常需要把转底炉的温度从生产温度直接降低至300℃~400℃,甚至更低,导致定期维修完成后转底炉出现点火不顺利的问题,具有安全风险,并且升温复产的时间过长(一般超过10小时),降低了能源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通过控制转底炉维修降温的温度,以及升温复产时的升温速率,在充分利用能耗的同时,安全、高效地实现转底炉维修后的升温复产,升温复产的时间降低至5~8h。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的应用。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将维修的转底炉温度控制为600~700℃,维修后按照80~95℃/h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
6、所述转底炉的燃气源为焦炉煤气。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的燃气源的着火点为600~700℃。
9、焦炉煤气的着火点在650℃左右,其热值为17mj/m3,相比常用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燃气源,焦炉煤气的燃烧更加稳定,能够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80~95℃/h的升温速率更好地配合,保证升温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避免燃烧不稳定、燃气泄漏不易被察觉等安全问题。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温速率为90~95℃/h。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温速率为93~95℃/h。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仅转动煤气和空气阀门点火。
1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不使用传统的木棒点火,再配合转动煤气和空气阀门点火的方式,即无需先用木棒引燃火源塞进转底炉煤气烧嘴点火孔,再配合控制煤气和空气阀门点火,而是仅通过转动煤气和空气阀门即可实现点火,节约了点火时间。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间隔交叉点火。
15、间隔交叉点火,即在升温时,在转底炉外环与内环相对位置各点一个烧嘴,逐步完成点火。通过间隔交叉点火能够进一步保证已经点火的烧嘴不易熄火,且受热均匀。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升温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空燃比)为(1.5~3.5):1。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底炉升温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为(2~3):1。
18、通过进一步调整空燃比,有利于提升燃气的利用率,保证热源的供应,配合升温速率的设定,降低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转底炉耐材对耐受温度的热源的释放,加快升温复产所需的时间。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升温至1200~1300℃。
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底炉升温至1250~1300℃。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的升温时间为5~8h。
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底炉的升温时间为7~8h。
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在点火时,炉盘处于转动状态。
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的负压为-2~-4kpa。
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底炉的负压为-2.5~-3.5kpa。
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底炉在升温的同时控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以及负压。
27、对于空燃比和压力的控制,还有利于提升升温复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2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转底炉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在固废处理或危废处理中的应用。
29、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安全、简单、高效、易操作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升温复产时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最大程度释放了转底炉耐材的耐受温度,充分利用了热源,避免能源的浪费,能够与其它利用转底炉进行固废处理、危废处理的步骤结合,应用于处理固废或危废,回收其中的金属。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底炉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转底炉维修后升温复产所需时间过长、成本过高的问题,具有安全、简单、高效、易操作的特点。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能降低转底炉升温时的安全风险,而且转底炉维修后升温复产时间由原来的10小时及以上,缩短到5~8小时,从整体上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方法能够与其它利用转底炉进行固废或危废处理的步骤结合,回收其中的金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转动煤气和空气阀门点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间隔交叉点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升温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为(1.5~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升温至1200~1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升温时间为5~8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在点火时,炉盘处于转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负压为-2~-4kPa。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在升温的同时控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以及负压。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在固废处理或危废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定期维修后升温复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转动煤气和空气阀门点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的烧嘴点火方式为间隔交叉点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升温时空气与燃气的质量比为(1.5~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底炉升温至1200~1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见明,李华锋,彭福成,黄辉,郭杰诚,杨小华,蓝奕鹏,罗剑锋,郑兴梁,陈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