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棒材孔型轧制生产,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棒材孔型轧制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1、孔型轧制是大规模生产棒材的方法之一,大部分棒材、线材生产都依靠于孔型轧制生产。孔型轧制过程中可以分为粗轧过程和精轧过程。
2、棒材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表面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连铸坯本身缺陷导致,即连铸坯内部的气孔、夹杂、第二相等流动到表面造成轧辊的表面缺陷。第二种是金属流动导致,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方式:(1)两股或两股以上金属对流汇合形成: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某处的金属流动速度较慢,而在邻近部分均已充满时,此处仍缺少大量金属,形成空腔,于是相邻部分的金属便往此处汇流形成折叠。(2)当一股金属急速大量流动,进而引起邻近部分的表层金属跟随流动,两者汇合而形成的折叠,导致边部折叠,产生表面裂纹。其中,金属流动导致的折叠可控制。
3、为了保证在精轧过程的坯料尺寸,在粗轧过程中通常选择压下量较大的热轧工艺。
4、经检索,专利cn102201020a公开了一种数值预测金属薄板冲压后表面缺陷的方法和系统,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孔型轧制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1/4模型的圆角,采用自动划分的方式进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连铸坯平行于xoz轴的内侧设定为10个节点,外侧设定为9个节点,连铸坯平行于yoz轴的内侧设定为12个节点,外侧设定为11个节点,圆角圆弧处设定为9个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轧辊模型的几何刚性模型的建立包括步骤:建立轧辊和推板为刚体,导入步骤S1建立的连铸坯网络模型,设定为弹塑性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孔型轧制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1/4模型的圆角,采用自动划分的方式进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连铸坯平行于xoz轴的内侧设定为10个节点,外侧设定为9个节点,连铸坯平行于yoz轴的内侧设定为12个节点,外侧设定为11个节点,圆角圆弧处设定为9个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轧辊模型的几何刚性模型的建立包括步骤:建立轧辊和推板为刚体,导入步骤s1建立的连铸坯网络模型,设定为弹塑性变形体,建立轧辊和连铸坯之间的接触关系和接触表,定义轧辊和连铸坯之间的摩擦系数、换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结构参数包括800~1200℃温度范围内的塑性流动应力应变曲线、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王天宇,朱兴治,邢晓玉,叶松,黄贞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