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76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5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其中在雾化器壳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口,并从进气口沿雾化器高度方向经雾化器壳体内部设置第三感应气道,在雾化器壳体上方的吸嘴组件设置第一感应气道,在雾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转折感应气道,通过转折感应气道将第一感应气道和第三感应气道连通并一起形成检测气道,并且,在检测气道靠近进气口一端设置气流传感器。当吸气时,气流从进气口经气流传感器从检测气道流出,雾化产生的气雾可能会回流至检测气道内冷凝,而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气雾冷凝后不会直接回流至气流传感器,进而避免了气流传感器被污染甚至损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的电子雾化设备中,气流通道与雾化气道多是连通的,气道内的气雾冷凝后形成冷凝液回流至传感器部件,导致部件损坏或者线路短路,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子雾化设备出现烧毁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器、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设备使用时,易导致气道内的气雾冷凝回流,进而造成气流传感器部件损坏的问题。

2、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壳体和自其外一端延伸的第一感应气道;所述雾化器壳体顶部设有转折感应气道;所述雾化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从所述进气口沿所述雾化器的高度方向经所述雾化器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三感应气道;所述转折感应气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感应气道和所述第三感应气道并一起形成检测气道,所述检测气道用于在吸气时供外部气流流过。

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道转换件,所述气道转换件用于形成所述转折感应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壳体和自其外一端延伸的第一感应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道转换件,所述气道转换件用于形成所述转折感应气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转换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高度方向成预定夹角;所述气道转换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感应气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感应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转换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直槽口,所述直槽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感应气道,所述直槽口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感应气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壳体和自其外一端延伸的第一感应气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气道转换件,所述气道转换件用于形成所述转折感应气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转换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高度方向成预定夹角;所述气道转换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感应气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感应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转换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直槽口,所述直槽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感应气道,所述直槽口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感应气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口连通所述第三感应气道的一端沿所述高度方向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直槽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感应气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感应气道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赟赟
申请(专利权)人:爱奇迹创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