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875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包括多层弹簧单片,顶层弹簧单片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端支架,弹簧单片的上端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插孔一,多层叠合的弹簧单片外侧安装有多个限位组件一和限位组件二,限位组件一的内部设有润滑组件,润滑组件通过插孔一贯穿至多层弹簧单片的顶部,通过在润滑组件的作用下,其人员只需在日常间断性的时间下,于车辆弹簧垫板的下方,自行操作润滑组件,促使润滑组件内部的润滑脂释放至两两弹簧单片的间隙之间,让车辆在颠簸时避免产生异响和异常摩擦,同时降低弹簧垫板的疲劳度,避免车辆在长时间使用下弹簧单片出现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


技术介绍

1、弹簧垫板,对于绝大多数养车人来说,比较陌生的汽车零件。但对于重卡、皮卡、面包车的车主来说,弹簧垫板还是非常熟悉的。对于这部分车型,受制于载货限制,所以常见的螺旋弹簧并不能应付,而是采用强度更高的弹簧垫板。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卡皮卡或者微型面包车型。因为车身后部载重时的承重力更大。所以弹簧垫板常见于该类车辆的后悬架,对车身起到支撑和缓冲颠簸的作用。

2、虽然弹簧垫板的强度高,可应付更高载重;韧性强,在载荷较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起到颠簸缓冲的作用;同时稳定性好,相比于螺旋弹簧,弹簧垫板的抗衰退性能更好。

3、但是,现有的弹簧垫板由于弹力强度过大,以至于在空载状态,车身颠簸更严重;并且由于重卡、皮卡该类别在载货期间大多数都是处于超载负重运载下,其后悬架所装载的弹簧垫板往往因车辆超载导致弹簧单片或多片出现断裂的现象,失去缓冲功能,或者人员在长时间没有对弹簧垫板进行保养下,弹簧垫板因长期超负载,导致弹簧疲劳变形,失去了原有支撑性,以及因长期使用的磨损,弹簧垫板与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包括多层弹簧单片(1),其特征在于:顶层所述弹簧单片(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端支架(2),所述弹簧单片(1)的上端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插孔一(3),多层叠合的所述弹簧单片(1)外侧安装有多个限位组件一(4)和限位组件二(5),所述限位组件一(4)的内部设有润滑组件(6),所述润滑组件(6)通过插孔一(3)贯穿至多层弹簧单片(1)的顶部,所述限位组件一(4)、限位组件二(5)、润滑组件(6)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松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一(4)包括多层弹簧单片(1)外侧套设的U型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包括多层弹簧单片(1),其特征在于:顶层所述弹簧单片(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端支架(2),所述弹簧单片(1)的上端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插孔一(3),多层叠合的所述弹簧单片(1)外侧安装有多个限位组件一(4)和限位组件二(5),所述限位组件一(4)的内部设有润滑组件(6),所述润滑组件(6)通过插孔一(3)贯穿至多层弹簧单片(1)的顶部,所述限位组件一(4)、限位组件二(5)、润滑组件(6)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松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一(4)包括多层弹簧单片(1)外侧套设的u型定位架一(41),所述u型定位架一(41)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插孔二(42),所述润滑组件(6)位于插孔二(42)的内壁之间,一处所述防松动组件(7)安装至u型定位架一(41)的顶端,所述u型定位架一(41)的上侧设有定位板一(44),所述定位板一(44)的上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孔三(45),所述插孔三(45)与下侧的防松动组件(7)相互对应,所述防松动组件(7)的外端螺栓连接有螺帽一(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二(5)包括多层弹簧单片(1)外侧套设的u型定位架二(51),所述u型定位架二(51)位于两两限位组件一(4)的内壁之间,一处所述防松动组件(7)安装至u型定位架二(51)的上端,所述u型定位架二(51)的上侧的设有定位板二(53),所述定位板二(53)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插孔四(54),所述插孔四(54)的上侧设有螺帽二(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断裂弹簧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6)包括插孔二(42)内壁之间插设的衔接筒(61),所述衔接筒(61)的一端贯穿至弹簧单片(1)的顶端,且一处所述防松动组件(7)安装至衔接筒(61)的顶部,所述衔接筒(6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衔接板(63),所述衔接板(63)的外端嵌设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释放件(64),所述衔接筒(61)的外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释放孔(65),所述释放件(64)的一端贯穿至释放孔(65)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李钊汪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安精密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