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73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在滑坡后缘设置的截渗墙,截渗墙的后方设置有地下截水洞,地下截水洞设置在滑带下方的滑床内,截渗墙的后方与地下截水洞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竖井,排水竖井底部设置连接支洞与地下截水洞相交;地下截水洞的顶部设置有排水孔;滑坡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地下排水洞,地下排水洞的顶部设置有排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后缘截排,坡体疏排”,通过在滑坡后缘设置截渗墙、排水竖井、地下截水洞和排水孔,截断后缘山体地下水对滑坡的补给,再通过在滑坡坡体内设置地下排水洞和排出孔,进一步疏排滑坡地下水,最大限度的降低滑坡地下水位,提高滑坡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滑坡防护与治理的,具体涉及一种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根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特大型滑坡为体积大于1000万m3的滑坡,深层滑坡为滑坡体厚度在25m以上的滑坡。特大型深层滑坡由于体积巨大,一旦发生滑动破坏,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滑坡治理措施一般包括开挖减载、压回填脚、抗滑桩、抗滑挡墙、排水等措施。开挖减载一般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滑坡,特大型滑坡体积巨大,如果采用开挖措施则投资巨大;回填压脚需要滑坡前缘有足够的回填空间,且需要足够的回填料的来源;抗滑桩仅适用于滑带深度小于25m的滑坡,对于深层滑坡的支挡效率较低,需要充分论证后使用;抗滑挡墙仅适用于小型浅层滑坡,对于特大型深层滑坡支挡效果非常有限;地下水一直是滑坡发生滑动的主要因素,俗话说“治坡先治水”,排水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滑坡后缘设置的截渗墙(1),所述截渗墙(1)的后方设置有地下截水洞(2),所述地下截水洞(2)设置在滑带(9)下方的滑床(10)内,所述截渗墙(1)的后方与地下截水洞(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竖井(3),所述排水竖井(3)由滑坡(8)地表自上而下穿过滑坡体(11)直至滑床(10),所述排水竖井(3)底部设置连接支洞(4)与地下截水洞(2)相交;所述地下截水洞(2)的顶部设置有排水孔(5);所述滑坡体(11)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地下排水洞(6),所述地下排水洞(6)的顶部设置有排出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滑坡后缘设置的截渗墙(1),所述截渗墙(1)的后方设置有地下截水洞(2),所述地下截水洞(2)设置在滑带(9)下方的滑床(10)内,所述截渗墙(1)的后方与地下截水洞(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排水竖井(3),所述排水竖井(3)由滑坡(8)地表自上而下穿过滑坡体(11)直至滑床(10),所述排水竖井(3)底部设置连接支洞(4)与地下截水洞(2)相交;所述地下截水洞(2)的顶部设置有排水孔(5);所述滑坡体(11)内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地下排水洞(6),所述地下排水洞(6)的顶部设置有排出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渗墙(1)的厚度为0.6m~1.0m,所述截渗墙在平面方向上贯穿滑坡,所述截渗墙的起点和终点均位于滑坡体以外相对隔水部位,所述截渗墙的顶部为滑坡地表,截渗墙的底部深入滑带以下不少于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截水洞(2)的洞径为2m×2.5m~3m×3.5m;所述地下截水洞(2)的洞底为倾斜向洞口的缓坡,且坡度不小于1%,所述地下截水洞(2)的洞底设排水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深层滑坡地下立体截排水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竖井(3)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向排水孔(3.1),所述环向排水孔(3.1)的孔排距为1m×1m~2m×2m;所述环向排水孔(3.1)向上倾斜10°~15°,长度为5m~10m,孔径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辉丁刚施华堂邹德兵闵征辉郑小康郭建华王发强卢坤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