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52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品包装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具有捆扎空间,输送件移动设置在捆扎空间的一侧,移动后靠近或远离捆扎空间,将输送件的移动方向定义为纵向,水平垂直方向为横向,辊件相对机体转动且滑动设置,滑动方向为横向,辊头转动设置在辊件上,转动轴向为竖向,且辊头为两个,关于辊件的转动轴对称设置,辊头用于在书籍上滚动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书籍进行码齐移动以及移动至捆扎位置后进行定位捆扎,打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品包装,具体的,涉及一种书籍打捆装置


技术介绍

1、书籍打捆装置的
技术介绍
主要源自出版物物流和图书仓储行业,这些行业在书籍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于大量书籍的高效处理和保护。传统的书籍打包方式,如手工打捆,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书籍损坏或打包不牢固,影响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对书籍打包时,常常采用在书籍的长度方向上等分捆扎两次的捆扎法,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书籍进行码齐移动以及移动至捆扎位置后进行定位捆扎,打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书籍打捆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人工将书籍进行码齐移动以及移动至捆扎位置后进行定位捆扎,打捆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包括:

4、机体,所述机体具有捆扎空间;

5、输送件,所述输送件移动设置在所述捆扎空间的一侧,移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捆扎空间,将输送件的移动方向定义为纵向,水平垂直方向为横向;

6、辊件,所述辊件相对所述机体转动且滑动设置,且所述辊件沿横向滑动;

7、辊头,所述辊头转动设置在所述辊件上,转动轴向为竖向,且所述辊头为两个,关于所述辊件的转动轴对称设置,所述辊头用于在所述书籍的边部滚动抵接。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9、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相对于所述机体纵向滑动设置,且位于所述输送件远离所述捆扎空间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于推动所述输送件滑动,所述推动件还具有第二挡部,所述第二挡部用于与所述书籍远离所述捆扎空间一侧的边部抵接。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1、剪式伸缩架,所述剪式伸缩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辊件和所述捆扎空间之间,所述剪式伸缩架具有若干依次铰接的连杆,若干所述连杆均具有第一挡部,所述剪式伸缩架伸缩后,若干个所述第一挡部相互等距靠近或等距远离;

12、卡件,所述卡件摆动设置在所述推动件上,且摆动轴为竖向设置,所述推动件滑动后,带动所述卡件与若干所述第一挡部依次抵接,且抵接时,所述第一挡部暂停移动,

13、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卡件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卡件的转动轴上,提供所述卡件转动的力。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5、第一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对称设置;

16、第一丝母,所述辊件成对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丝母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丝母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辊件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丝母上。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8、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靠近所述捆扎空间的一侧;

19、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与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啮合,所述剪式伸缩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母上。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21、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上,驱动所述第一双向丝杆转动;

22、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输出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双向丝杆上,驱动所述第二双向丝杆转动。

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和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还包括:

24、滑架,所述滑架横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与所述第二双向丝杆之间;

25、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所述滑架滑动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传动连接;

26、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且所述滑架滑动后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连接;

27、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均传动连接。

2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向丝杆和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另一端分别还具有第三传动部和第四传动部,还包括:

29、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位于所述第三传动部的一侧;

30、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位于所述第四传动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部、所述第四传动部、所述第四传动轮距离所述捆扎空间的距离由远及近;

31、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第四传动轮之间,且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第四传动轮均传动连接。

3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33、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辊件的转动轴上,所述辊件的周向上具有依次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三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和所述第三弧形部各自的半径相等,所述凸轮被所述辊件带动转动后,所述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和所述第三弧形部依次与所述滑架抵接,带动所述滑架滑动;

34、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滑架上,提供所述滑架在所述机体上滑动的力,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位于所述滑架的两侧。

3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36、推动架,所述推动架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推动件沿纵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推动架上;

37、线性驱动件,所述线性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推动架上,驱动所述推动架滑动;

38、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推动架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推动件上,提供所述推动件纵向滑动的力;

39、稳定板件,所述稳定板件摆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摆动轴沿纵向,所述书籍的一端用于放置在所述稳定板件上,所述捆扎空间位于所述稳定板件的一侧;

40、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一端设置在所述辊件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提供所述辊件在所述机体上转动的力。

4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2、本专利技术中,在机体上设置有捆扎空间,由现有技术中的捆扎装置对输送至捆扎空间内的书籍进行捆扎,输送件用于代替人工进行书籍的输送,书籍的长度方向沿纵向放置在输送件上,输送件能够将书籍稳定的纵向输送到捆扎空间内进行捆扎。本方案中还设置有相对于机体转动且滑动设置的辊件,和辊件上对称转动设置的两个辊头,当书籍被输送到与辊头抵接后,两个辊头均与书抵接,将输送件和书籍暂留,两点式接触抵接能够将一摞书籍的一侧对齐,驱动辊件向书籍的另外一侧方向移动,当到达码齐一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9)和所述第二双向丝杆(11)的一端分别具有第一传动部(1101)和第二传动部(1102),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丝杆(9)和所述第二双向丝杆(11)的另一端分别还具有第三传动部(903)和第四传动部(1103),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书籍打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安红张红光王春玲代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