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翻身枕,具体为置管翻身枕。
技术介绍
1、翻身枕是用于辅助病患进行翻身的枕头,而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留置造瘘管或者腹腔引流管时,使用传统的翻身枕容易挤压管路,从而造成引流不畅。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身枕(授权公告号cn211244219u),包括:翻身枕本体,翻身枕本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并且凹槽贯穿翻身枕本体相对的两侧;
3、该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身枕本体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设有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在患者翻身时,引流管可以嵌入凹槽内,翻身过程中挤压翻身枕本体,而凹槽内的引流管不会受到明显挤压,以能够防止引流管引流不畅;
4、但是,该翻身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其上开设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根据患者引流管安放的实际位置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时就需要挪动翻身枕的位置,而挪动翻身枕的位置之后,难免会出现对患者支撑不到位的情况,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置管翻身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置管翻身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用于容纳引流管的凹槽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适应实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置管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所述翻身枕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
5、所述移位枕用于调整置管腔的位置。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翻身枕本体的顶部设置可调整位置的移位枕,从而能够根据患者实际的需求来调整置管腔的位置,进而使得设备可以达到不移动翻身枕本体即可调整置管腔位置的目的,进一步的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7、优选的,所述通槽内壁的底部安装有魔术贴圆毛面,所述移位枕的底部均安装有魔术贴刺毛面,所述魔术贴刺毛面均与魔术贴圆毛面配合使用。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魔术贴圆毛面与魔术贴刺毛面之间的配合,能够更好的将移位枕安装在通槽的内部,并且能够方便更改移位枕的位置,进而达到调整置管腔位置的目的。
9、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与移位枕均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翻身枕本体与移位枕外侧的斜面均等距设置有凸点。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角形结构方便对患者进行支撑,同时利用凸点能够增加患者身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并且使得患者身体与斜面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从而保证患者身体与斜面接触之后的透气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垫覆盖在翻身枕本体的底部,从而使得翻身枕本体在使用时,通过橡胶垫与病床上的床单接触,从而增加翻身枕本体的放置稳定性,避免发生位移。
13、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翻身枕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配合使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凹槽与凸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快速的对两个翻身枕本体进行拼接使用,从而达到增加设备长度的目的。
15、优选的,所述翻身枕本体与移位枕的内部均填充有海绵,所述翻身枕本体与移位枕的外侧布料均为竹炭纤维布料。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海绵增加设备的使用舒服度,同时利用竹炭纤维布料进行包裹覆盖,保证设备表面的抗菌效果。
17、(三)有益效果
18、本申请提供了置管翻身枕,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19、该置管翻身枕,通过在翻身枕本体的顶部设置可调整位置的移位枕,从而能够根据患者实际的需求来调整置管腔的位置,进而使得设备可以达到不移动翻身枕本体即可调整置管腔位置的目的,进一步的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置管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的内部放置有移位枕(3),所述通槽(2)的内部未放置移位枕(3)的部位为置管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内壁的底部安装有魔术贴圆毛面(5),所述移位枕(3)的底部均安装有魔术贴刺毛面(6),所述魔术贴刺毛面(6)均与魔术贴圆毛面(5)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与移位枕(3)均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翻身枕本体(1)与移位枕(3)外侧的斜面均等距设置有凸点(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所述翻身枕本体(1)远离凹槽(9)的一侧安装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与凹槽(9)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与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1.置管翻身枕,包括翻身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的内部放置有移位枕(3),所述通槽(2)的内部未放置移位枕(3)的部位为置管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内壁的底部安装有魔术贴圆毛面(5),所述移位枕(3)的底部均安装有魔术贴刺毛面(6),所述魔术贴刺毛面(6)均与魔术贴圆毛面(5)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管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本体(1)与移位枕(3)均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翻身枕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