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48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LCD)装置,通过减小或防止在每个LED器件的位置处产生亮线而产生更均匀的亮度。该背光单元包括:底盖,限定在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发光区域;设置在发光区域中的均包括导光板及LED阵列的多个光源模块,该阵列设置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部;及设置在均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和第二光源模块的光源模块上的光学片,第二光源模块的第二导光板与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导光板的入射部分重叠,以基本上覆盖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LED阵列。因而,该背光单元可防止在导光板没有覆盖LED阵列时所引起的亮线和热斑的产生。结果,该LCD装置可提供均匀亮度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实现小 尺寸和均匀亮度的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传播在社会中的增加,己经开发出能显示信息的多种显示装置。 这些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 显示装置和场致发射显示装置。LCD装置趋于更薄、更小,并且能提供低功 率驱动和全色彩机制。因而,LCD装置已经用于多种应用中,诸如移动电话、 导航系统、便携式计算机、电视机等。LCD装置因为不发光,所以使用能够向显示器照射光的背光单元,。LCD 装置控制从背光单元照射出的光的透射量,用于显示图像。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边缘型背光单元的剖面图。如图1中所示,边 缘型背光单元10包括设置在导光板11侧面的荧光灯12,设置在导光板11下 面的反射片14,以及设置在导光板11上面的光学片15。荧光灯12发射出的光进入导光板11中。不过,荧光灯12发射出的一部 分光可能不进入导光板ll中,导致漏光。为了防止漏光或者使漏光最小,在 荧光灯12的周围设置具有反射性质的灯罩13。因此,从荧光灯12发射出的 一部分光直接进入导光板11中,同时,灯罩13将其余的光朝向导光板11反 射。在导光板ll内的光直接或者通过反射片14的反射而朝向光学片15传播。 光学片15能够将光漫射,并照射到光学片15上方的液晶面板(未示出)。5图2表示另一种直下型的背光单元20,包括设置在底盖23上的反射片24, 设置在反射片24上的多个荧光灯22,以及层叠在荧光灯22上的光学片25。 在光学片25与荧光灯22之间设置另一个光学片21 。包括设置在液晶面板一侧的荧光灯的边缘型背光单元,可能具有显示问 题。在靠近和远离荧光灯的导光板区域之间有可能会产生亮度偏差。换言之, 在显示器上亮度有可能是不均匀的。随着液晶面板尺寸的增大,这一问题有可 能更加严重。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在液晶面板上可能会将荧光灯的形态呈现给观看 者。为了减少在液晶面板上显露出荧光灯的效果,可增大荧光灯与光学片之间 的距离。不过,增大灯与光学片之间的距离,将导致背光单元变得更厚,从而 使得难以制造出薄的LCD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底盖,限定出沿彼此垂直的第 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将多个光源模块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中。 每个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中 的导光板侧部设置的LED阵列。光学片处于光源模块上。光源模块包括第一 和第二光源模块。第二光源模块的第二导光板与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导光板的 入射部分重叠,以覆盖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LED阵列。根据另一方面,LCD装置包括底盖,限定出沿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 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将多个光源模块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中。每个光 源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 部设置的LED阵列。光学片处于光源模块上。液晶面板处于光学片上。光源 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光源模块,并且第二光源模块的第二导光板与第一光源模 块的第一导光板的入射部分重叠,以覆盖用于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LED阵列。根据另一方面,背光单元包括底盖,限定出沿彼此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方向 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将多个光源模块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中。每个光源模块 包括导光板,以及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部设置 的LED阵列。光学片处于光源模块的上方。导光板包括从靠近LED器件的导 光板侧面的顶部朝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覆盖LED器件。根据另一方面,LCD装置包括底盖,限定出沿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 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将多个光源模块设置在多个发光区域中。每个光 源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部设置的LED阵列。光学片处于光源模块的上方,并且在光学片上设置液晶 面板。导光板包括从靠近LED阵列的导光板侧面的顶部朝向第二方向延伸的 突出部分,用于覆盖LED阵列。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小或防止在每个LED器件的位置处产生亮线而产生更均匀的亮 度。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可防止在导光板没有覆盖LED阵列时所引起的亮线和热 斑的产生。结果,该LCD装置可提供均匀亮度的图像。通过研究下文的附图和详细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得出其他系 统、方法、特征和优点。这意味着所有这些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 含在本说明书中,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不应当 将其作为对这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结合实施方式描述其他方面和优点。应 当理解,本申请前面的概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 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内容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所包含并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提供对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附 图例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的内容。在附图中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边缘型背光单元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直下型背光单元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3中所示LCD装置中包含的光源模块的立体图; 图7表示图3中所示LCD装置中示出的光源模块设置的亮度线和热斑的 形状;图8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剖面7图10是表示图8中所示LCD装置中包含的导光板的立体图11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剖面图12是表示图11中所示LCD装置中包含的导光板的立体图13是表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14是表示图1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剖面图;以及图15是表示图1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导光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表示出其示例。正如所属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下面介绍的这些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因而,所属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式可按照不同方式实施,不限于此处 所描述的。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而夸大了装置的尺寸和厚度。在包含附图在内 整个说明书中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 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3中所示的LCD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3中所示LCD装置中包含的光源模块的立体图。参照图3和4,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LCD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0和液晶 面板200。背光单元100发射用于照明液晶面板200的光。液晶面板200调节 从背光单元100发射出的光的透射率,用于显示图像。LCD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液晶面板200的驱动单元(未示出),用于控 制透光率。驱动单元可包括定时控制器,栅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定时控制器接收从包括视频卡的系统施加的视频数据和控制信号。视频数 据包括红(R),绿(G)和蓝(B)数据。控制信号包括数据使能信号EN, 数据时钟Dclk,垂直同步信号H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此夕卜,定时控制 器从控制信号得出用于驱动栅驱动器的栅控制信号,和用于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底盖,其限定在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    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光源模块,其中,每个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LED阵列,该LED阵列设置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部;以及    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上的光学片,    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均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和第二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二光源模块的第二导光板与该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导光板的入射部分重叠,以基本上覆盖该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LED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8-25 10-2008-0082859;KR 2008-10-14 10-2008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底盖,其限定在彼此基本垂直的第一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区域;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中的多个光源模块,其中,每个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LED阵列,该LED阵列设置在相邻的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的导光板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光源模块上的光学片,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均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和第二光源模块,其中该第二光源模块的第二导光板与该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导光板的入射部分重叠,以基本上覆盖该第一光源模块的第一LED阵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光板包括倾斜的后 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光板包括处于入射 部分上的削切部分,其中,该削切部分通过从所述导光板去除上侧部边缘部分 而形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处于该第二导光板的入射部分 的相对端上的第二导光板部分,与处于该第一导光板的入射部分上的第一导光 板削切部分重叠。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光板 后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反射元件。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支撑导光板的倾斜后表面的多 个支撑元件,其中,所述支撑元件处于该底盖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沿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光源模块 的LED阵列包括单一体。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光板包括基本平行 于导光板上表面的后表面。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导光板包括在其入 射部分上形成的第一削切部分,该第一削切部分通过去除导光板的上侧部边缘 部分而形成;以及第二削切部分,该第二削切部分通过从导光板入射部分的相对端去除下侧部边缘部分而形成。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该第二导光板的第二削切部分与该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削切部分重叠。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该第二削切部分的侧 面和后表面上的多个反射元件。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该底盖与所述导光板 的后表面之间的反射元件,其中该反射元件反射光。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通过螺钉将所述导光板和LED 阵列固定到该底盖,并且固定位置位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仙花姜文植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