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及判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823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及判断方法,属于电弧加热应用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换热器、顶部测温套件和底部测温套件,该装置能够在换热器内漏水并产生积水时做出判断,保证冷却器内漏水和积水深度达到换热管束下缘前得到判断,避免积水上升和结冰导致的冷却器换热管束大范围破坏性的涨裂风险,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安全隐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却器顶板和底板相同位置布置测温热电偶,利用冷却器发生漏水时底部积水导致顶板内壁附近测量值和底板内壁附近的温度差别较大的原理,以及冷却器内积水若开始发生结冰时底部温度接近0℃的原理,实现了冷却器内漏水产生了积水、结冰两种情况下的准确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弧加热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及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弧风洞主要由电弧加热器、喷管、试验段、扩压段、冷却器和真空系统组成,用于模拟中高焓、高度、中低热流率、中低压的航天飞行器热环境,是完成飞行器防热结构设计的行之有效和不可缺少的试验设备。

2、试验气体经过电弧加热器加热后在试验段内进行热试验,试验后气体进入扩压段,由于高温气体经过扩压段后仍然具有很高的温度(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而最下游的真空泵组对入口气体温度是有较高的限制的,若高温气流直接进入真空系统,一方面会降低真空系统的效率,另一方面会影响真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冷却器的作用便是对扩压段流出的高温气体通过换热的方式进行降温(通常的降低到320k左右),再通过排气管道进入真空系统。

3、冷却器通常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采用若干数量、一定排列方式的若干管束进行换热,管束内通入冷却水,高温气体在管束外流动,换热管与气流方向垂直。但在电弧风洞中进行气动热试验时,试验模型在烧蚀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甚至整个脱落,脱落的模型会随着高速气流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为连续U型弯管结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另一端为冷却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1)、底板(2)和侧壁,所述顶部测温套件(3)设置在顶板(1)的中心位置,所述底部测温套件(4)设置在底板(2)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座(32)为锥形内凹结构,凹槽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顶部密封圈(33)为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为连续u型弯管结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另一端为冷却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1)、底板(2)和侧壁,所述顶部测温套件(3)设置在顶板(1)的中心位置,所述底部测温套件(4)设置在底板(2)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座(32)为锥形内凹结构,凹槽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顶部密封圈(33)为与所述锥形内凹结构匹配的锥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冷却器漏水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座(32)侧壁的外壁面加工有螺纹;顶部压帽(34)侧壁的内壁面加工有螺纹,顶部压帽(34)顶部压紧顶部密封圈(33),并与顶部连接座(32)通过螺纹拧紧,通过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营刘祥杨汝森高贺付建壮陈海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