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12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壳体、外挤压组件、和内扩头组件;接头水平横向设置在壳体上,且通过固定机构夹紧固定,并确保扣压端朝左设置;柔性复合管水平横向设置在壳体上相对于接头左侧,且通过夹持机构进行竖直上下以及水平横向运动,进而将柔性复合管右端部同轴心插入接头的扣压端内;在壳体上表面水平设有底板,且底板通过移动机构Ⅰ水平横向运动,外挤压组件同轴心套设在接头上靠左端,且其下端与底板螺接固定,进而通过转动向右平移进行外挤压;在接头内部靠左端设有内扩头组件,且通过移动机构Ⅱ带动内扩头组件转动向右平移进行内扩。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进行内扩和外挤压两个动作,降低内扩的回缩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扣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柔性复合管具有耐腐蚀、单根长、易弯曲、重量轻、便于运输和施工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国内外油气田管道选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性是确保柔性复合管管道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而柔性复合管接头扣压机是保障柔性复合管与接头实现紧密连接的关键设备。

2、但是现有的柔性复合管接头扣压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先内扩再进行外挤压的方式,容易使内扩量回缩,从而影响质量;2)无论内扩头还是外挤压模块,都是采用沿柔性复合管长度方向平移的方式进行蛮力式挤压,容易对接头造成损伤;3)一台扣压机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柔性复合管与接头之间的扣压成型,这就需要制造多台扣压机来适配不同规格柔性复合管的接头扣压作业,增加了成本。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柔性复合管与接头的扣压过程中,可同时进行内扩和外挤压两个动作,不仅省时省力,节约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包括柔性复合管和与其相匹配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底板、外挤压组件、移动机构Ⅰ、内扩头组件、移动机构Ⅱ、夹持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接头水平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间偏右侧,且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夹紧固定,并确保其扣压端朝左设置;所述柔性复合管水平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接头左侧,且通过夹持机构夹紧固定后进行竖直上下以及水平横向运动,进而将柔性复合管右端部同轴心插入接头的扣压端内;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机构左侧水平设有底板,且所述底板通过移动机构Ⅰ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所述外挤压组件同轴心套设在所述接头上靠左端,且其下端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包括柔性复合管和与其相匹配的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底板、外挤压组件、移动机构ⅰ、内扩头组件、移动机构ⅱ、夹持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接头水平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间偏右侧,且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夹紧固定,并确保其扣压端朝左设置;所述柔性复合管水平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接头左侧,且通过夹持机构夹紧固定后进行竖直上下以及水平横向运动,进而将柔性复合管右端部同轴心插入接头的扣压端内;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机构左侧水平设有底板,且所述底板通过移动机构ⅰ进行水平横向运动,所述外挤压组件同轴心套设在所述接头上靠左端,且其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螺接固定,进而通过转动向右平移对柔性复合管和接头进行外挤压动作;在所述接头内部靠左端同轴心设有内扩头组件,且在所述壳体上表面相对于接头右侧设有移动机构ⅱ,所述移动机构ⅱ的驱动端水平向左同轴心穿过接头,且与内扩头组件螺接,进而带动内扩头组件转动向右平移,对柔性复合管和接头进行内扩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还左右间隔设有门形架ⅰ和门形架ⅱ,所述门形架ⅰ和门形架ⅱ的开口槽均沿水平横向设置,且其开口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前后边沿处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由主管体、外挤压管和内扩管整体成型而成,且所述主管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并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门形架ⅱ的内部靠其左侧;所述主管体的外径大于所述柔性复合管的外径,且其内径小于所述柔性复合管的内径;在所述主管体的左侧端面还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圆环状的外挤压管,且所述外挤压管的左端水平向左延伸出所述门形架ⅱ,所述外挤压管的外径与所述主管体的外径相一致,且二者整体成型,并确保所述外挤压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柔性复合管的外径;在所述主管体的左侧端面相对于外挤压管内部还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圆环状的内扩管,所述内扩管的长度与所述外挤压管的长度相一致,且所述内扩管的内径与所述主管体的内径相一致,并二者整体成型;所述内扩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柔性复合管的内径,且所述外挤压管与所述内扩管之间围成一与柔性复合管右端部相匹配的环形间隙,进而形成扣压端,并在柔性复合管的右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的环形间隙内后,通过外挤压组件对外挤压管进行外挤压动作,通过内扩头组件对内扩管进行内扩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一升降板、第三滑轨、第二滑块、上压板、上法兰、固定座、下压板、下法兰和筋板;在所述主管体的外圆周面下半部分相对于门形架ⅱ内部还同轴心套接设有半圆环状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左端位于所述主管体的左端面右侧,且其右端水平横向向右延伸出所述主管体的右端面所在竖直平面后,再呈扇形竖直向上延伸,并确保不延伸至所述主管体的内圆周壁,进而通过其向上延伸部分对接头进行右限位;在所述下压板的底端前后两侧还水平纵向对称设有下法兰,两个所述下法兰的下表面均与所述下压板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分别与所述下压板整体成型;所述下压板通过下法兰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位置,进而通过上压板对所述接头的主管体部分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扩头组件包括内扩头、连接杆、封板、连接轴和第一法兰;所述连接杆水平横向设置,且在其上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与内扩管内部相匹配的内扩头,所述内扩头由水平横向设置的圆柱体和与其相匹配的圆台体左右整体成型而成,且圆柱体的直径与圆台体的大径端直径相一致,所述内扩头的右端为小径端,且其小径端直径小于所述内扩管的内径,所述内扩头的左端为大径端,且其大径端直径大于所述内扩管的内径,并小于所述内扩管的外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所述内扩头的厚度相一致,且在所述内扩头左右两侧面还分别同轴心贴合设有圆形的封板,每一所述封板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内扩头的小径端直径,且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以及所述内扩头的对应侧面固定连接形成一整体;在所述内扩头的右侧还水平横向同轴心设有连接轴,且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还分别同轴心固定设有圆形的第一法兰,每一所述第一法兰的直径均与每一所述封板的直径相一致,且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一法兰与对应所述封板的右侧面同轴心螺接固定,进而将连接轴与内扩头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ⅱ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升降板、第四滑轨、第三滑块、液压缸、固定杆、旋转组件和转动板;在所述门形架ⅱ的内部靠右侧还水平横向设有液压缸,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水平横向向左设置,并与所述旋转组件的固定端螺接固定,进而带动旋转组件在门形架ⅱ的内部做水平横向运动;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接头的主管体内部相匹配,且其旋转端朝左设置,所述转动板为与第一法兰直径相匹配的圆形结构,且竖直纵向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的左侧,所述转动板的右侧面与所述旋转组件的旋转端同轴心螺接固定,且在旋转组件带动下绕其自身轴向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管接头连接用扣压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箱体ⅰ、转轴、第二电机、第一主锥齿轮和第一从锥齿轮;所述箱体ⅰ为与主管体内部相匹配的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ⅰ的内部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右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箱体ⅰ的右内侧面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原赵绍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道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