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温度检测控制相关领域,尤其涉及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玻璃加工行业中,准确的温度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温度检测和控制可以确保玻璃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玻璃损坏或加工质量不达标。申请号为cn202311055380.4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玻璃放置在传送模块上,通过传送模块使玻璃在加热模块内往复移动进行加热,利用控制器控制保温模块打开检测口,使得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玻璃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当玻璃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关闭检测口,并将玻璃输送至下一个工序。这个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传送模块的往复移动实现对玻璃的均匀加热,同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玻璃的温度,确保玻璃加热到预设温度后能够及时停止加热并进入下一个工序,然而该方法仅通过单一的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温度检测,无法准确反映玻璃整体温度的分布情况,从而导致存在加热不均匀或过度加热的问题。
2、现阶段相关技术中,玻璃加热温度检测存在对玻璃温度的检测控制不够精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及系统,采用读取目标玻璃的加热方案链,根据当前加热节点的加热方案配置相应的温测算力,激活对应的温测阵列进行温度检测,对检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自适应误差补偿和合规分析等技术手段,达到了实现对玻璃温度的精确检测控制,提高玻璃生产质量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提供玻璃
3、读取目标玻璃的加热方案链,其中,所述加热方案链包括所述目标玻璃的q个加热节点对应的q个节点加热方案,q为大于1的正整数;
4、根据所述加热方案链提取第q加热节点对应的第q节点加热方案,其中,q为正整数,q∈q;
5、根据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配置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第q节点温测算力;
6、根据所述第q加热节点生成温测阵列激活信号,并根据所述温测阵列激活信号激活多维玻璃加热温度检测阵列内的第q节点温测阵列,其中,所述多维玻璃加热温度检测阵列包括每个加热节点对应的节点温测阵列;
7、根据所述第q节点温测算力和所述第q节点温测阵列对所述目标玻璃进行温度检测,获得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
8、根据温测误差校正通道执行所述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的自适应误差补偿,生成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
9、根据温测达标检测通道,结合所述第q节点加热方案对所述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进行合规分析,生成第q+1节点温测指令;
10、基于所述第q+1节点温测指令,结合所述加热方案链、所述多维玻璃加热温度检测阵列、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所述温测误差校正通道和所述温测达标检测通道对所述目标玻璃进行第q+1加热节点的温度检测。
11、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配置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第q节点温测算力,执行以下处理:
12、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包括玻璃加热回溯分支和玻璃加热节点识别分支和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分支;
13、基于预设历史时区窗口,根据所述玻璃加热回溯分支采集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加热异常频次,生成第q节点加热异常频繁系数;
14、根据所述玻璃加热节点识别分支执行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温测关键深度评价,生成第q节点温测关键深度系数;
15、根据所述第q节点加热异常频繁系数和所述第q节点温测关键深度系数,结合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分支,计算所述第q节点温测算力。
16、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以下处理:
17、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分支包括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为:
18、;
19、其中,ntcf表征节点温测算力,ptcp表征预设基准温测算力,hiw表征第一预设增益系数,0<hiw<1,ath表征节点加热异常频繁系数,athi表征预设加热异常频繁阈值,ciw表征第二预设增益系数,0<ciw<1,且,hiw与ciw的和为1,cdc表征节点温测关键深度系数,cdci表征预设温测关键深度阈值。
20、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温测误差校正通道执行所述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的自适应误差补偿,生成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执行以下处理:
21、根据所述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提取第一玻璃加热温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加热温测数据为所述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中的任意一个玻璃加热温测数据;
22、根据所述第一玻璃加热温测数据,加载第一温测阵列感知数据;
23、根据所述温测误差校正通道内的阵列异常检测分支对所述第一温测阵列感知数据进行异常识别分析,生成第一阵列异常识别数据和第一阵列异常误差深度系数;
24、将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误差深度系数输入所述温测误差校正通道内的阵列异常判断分支,其中,所述阵列异常判断分支包括阵列异常误差深度阈值;
25、若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误差深度系数小于所述阵列异常误差深度阈值,将所述第一玻璃加热温测数据添加至所述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
26、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以下处理:
27、若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误差深度系数大于/等于所述阵列异常误差深度阈值,生成第一温测预警信号;
28、根据所述第一温测预警信号激活所述温测误差校正通道内的阵列异常补偿分支;
29、基于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识别数据,结合所述阵列异常补偿分支进行补偿分析,生成第一温测补偿参数;
30、根据所述第一温测补偿参数校正所述第一玻璃加热温测数据,生成第一校正玻璃加热温测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校正玻璃加热温测数据添加至所述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
31、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识别数据,结合所述阵列异常补偿分支进行补偿分析,生成第一温测补偿参数,执行以下处理:
32、所述阵列异常补偿分支包括所述q个加热节点对应的q个节点阵列异常补偿模型,每个节点阵列异常补偿模型包括满足异常补偿精度约束的m个节点阵列异构补偿器,m为大于1的正整数;
33、激活所述阵列异常补偿分支内的第q节点阵列异常补偿模型,并根据所述第q节点阵列异常补偿模型对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识别数据进行m元补偿分析,生成m个输出温测补偿参数;
34、加载所述m个输出温测补偿参数对应的m个补偿器补偿精度参数,并根据所述m个补偿器补偿精度参数进行占比计算,生成m个补偿输出增益系数;
35、根据所述m个补偿输出增益系数对所述m个输出温测补偿参数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所述第一温测补偿参数。
36、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温测达标检测通道,结合所述第q节点加热方案对所述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进行合规分析,生成第q+1节点温测指令,执行以下处理:
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配置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第q节点温测算力,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分支包括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测误差校正通道执行所述第q节点温度检测数据源的自适应误差补偿,生成第q节点校正温测数据源,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阵列异常识别数据,结合所述阵列异常补偿分支进行补偿分析,生成第一温测补偿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7.玻璃加热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通道配置所述第q加热节点的第q节点温测算力,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分支包括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所述玻璃加热温测算力调制函数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热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温测误差校正通道执行所述第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贵,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华贵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