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91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立设置的主模板,所述主模板和侧模板的底部均设有压脚板,所述主模板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次楞,所述主模板的内侧端还安装有若干个对拉螺杆且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侧所述加固主楞的内侧端并延伸至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的结构完成主模板和侧模板之间的安装,设置榫卯结构既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又提高了安装质量,通过锤击限位杆可以使插槽内的凸起和限位杆上的凹槽错位,从而给对拉螺杆一个从内向外的作用力,增大紧固螺栓和对拉螺杆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后续在敲击主模板排除注浆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空隙时造成的结构松动,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用于支撑和包裹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的结构。它们在施工过程中充当临时的支撑和模具,以确保混凝土或其他材料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建筑模板的使用有助于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质量,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选择适合项目要求的建筑模板类型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预算、施工时限、工程规模和所需的结构特点。

2、尽管建筑模板在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使用缺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模板使用缺点,首先时成本高昂,传统的建筑模板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由于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用大量传统模板造成的消耗和浪费会使施工成本增加,其次是搭建传统的建筑模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模板的组装、调整和拆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会延长施工项目的工期,最后传统模板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注浆完成后,工作人员在敲击模板排除注浆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和空隙时,会带动螺栓连接结构松动,从而导致模板松弛甚至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立设置的主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两侧均设有侧模板(2),所述主模板(1)和侧模板(2)的底部均设有压脚板(3),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中部通过若干个内支撑(4)相连,所述主模板(1)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次楞(5),所述加固次楞(5)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主楞(6),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还安装有若干个对拉螺杆(7)且对拉螺杆(7)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侧所述加固主楞(6)的内侧端并延伸至外部,上侧所述加固主楞(6)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斜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立设置的主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两侧均设有侧模板(2),所述主模板(1)和侧模板(2)的底部均设有压脚板(3),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中部通过若干个内支撑(4)相连,所述主模板(1)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次楞(5),所述加固次楞(5)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主楞(6),所述主模板(1)的内侧端还安装有若干个对拉螺杆(7)且对拉螺杆(7)的两端均贯穿对应侧所述加固主楞(6)的内侧端并延伸至外部,上侧所述加固主楞(6)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斜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板(1)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卯槽(9),所述侧模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榫板(10)且所述榫板(10)均设置在对应侧所述卯槽(9)的内部,所述卯槽(9)和榫板(10)的内部均设有若干个榫眼(11),所述榫眼(11)的内部均安装有插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板(1)和侧模板(2)的底部均设有卡槽(13),所述压脚板(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14),所述卡板(14)均设置在对应侧所述卡槽(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主楞(6)的外侧端靠近所述对拉螺杆(7)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垫片(15),所述对拉螺杆(7)的两侧外径上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6),所述对拉螺杆(7)的外侧端均设有插槽(17),所述插槽(17)的内部均活动设置有限位杆(18),所述插槽(17)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起(19),所述限位杆(18)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凹槽(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成杨福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