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降噪超结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超结构减振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交通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目前的减振降噪措施主要包括:安装隔振器,优化地基梁结构、增加约束阻尼和设置隔声屏障等,可以有效地缓解振动和噪声问题。实际工程中的减振降噪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将各种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奏效。因此,针对道路开发新的减振降噪措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2、近年来,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为工程界带来一种新型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手段。与传动的减振降噪技术不同,局域共振型超材料可以在相对较宽的频段上实现对弹性波的控制,并且由于其不依赖于尺寸,因此在低频振动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工程领域中,研究人员结合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的设计理念,使用软材料包裹金属球作为共振骨料来代替混凝土中原有的粗骨料,提出了超混凝土的概念,实现了混凝土结构的减振降噪功能,但是现有的超混凝土没有钢筋,共振骨料的加入往往会削弱混凝土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获取兼具优异的承载能力与减振降噪性能的混凝土超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体、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位于混凝土基体内,所述钢筋笼包括管状共振结构,所述管状共振结构沿拱的径向及周向周期性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共振结构沿着拱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布置,在拱的周向方向所述管状共振结构绕拱的几何中心点等角度地圆周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共振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钢管、软材料包裹层和圆柱形金属质量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金属质量块等间距地嵌入在软材料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体、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位于混凝土基体内,所述钢筋笼包括管状共振结构,所述管状共振结构沿拱的径向及周向周期性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共振结构沿着拱的径向方向等间距布置,在拱的周向方向所述管状共振结构绕拱的几何中心点等角度地圆周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共振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钢管、软材料包裹层和圆柱形金属质量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金属质量块等间距地嵌入在软材料包裹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结构减振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金属质量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西月,孙国庆,江睿毅,范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