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8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试验过程采用以下步骤:加工试样,试样一端开小孔;清理试样表面油污,使用千分尺检测试样尺寸是否符合试验要求;将试样焊接在铂‑铂铑合金的热电偶上,热电偶用来连接试样及测试设备,并且将温度、膨胀量等参数准确反馈给记录仪;将试样和热电偶放入Formastor‑F全自动相变仪样品仓,抽真空,准备试验;根据试验方案,启动测试程序,试验;待试验结束,试样温度降至室温,取出试样进行金相磨制、抛光、腐蚀,进行组织表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最优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配比,从而得到强韧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贝氏体钢轨由于其韧性好、疲劳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各研究机构及企业关注的焦点。钢轨的轧后热处理工艺是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可分为初期的离线热处理技术和现阶段的在线热处理技术。钢轨离线热处理大多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将钢轨轨头重新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区间,随后通过压缩空气或水雾对钢轨轨头进行淬火处理;钢轨在线热处理工艺,可直接通过钢轨的余热对轨头进行热处理,改善钢轨轨头表层的组织和性能,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能保持较高的断裂韧性,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和节能减排的优点,是当前钢轨热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控制冷却工艺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冷却介质多为压缩空气或水雾,近来成为一种重要的贝氏体钢轨热处理技术。在跟踪贝氏体钢轨实际生产时发现,轧后空冷到室温的过程中,在中温区某一温度附近钢轨将经历一定时长的类等温平台现象,俗称“返温”,该平台温度对钢轨的相变行为、显微组织及综合性能等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等温平台温度可达到组织细化和性能优化的效果。如果工业生产上模拟不同等温平台生产工艺,务必会造成时间成本和效益成本的升高,造成很大浪费,特别是耽误大生产;但是,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就可轻而易举的解决此问题,试验快速,并且可以细化模拟温度范围,使结果更准确。此专利技术使用实验室全自动相变仪,采取“模拟类等温工艺制定-试验测试-组织表征-反馈”一系列方案,摸索等温平台温度对钢轨相变行为及显微组织的影响,为现场热处理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最优的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配比,从而得到强韧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试验过程采用以下五个步骤:

4、第一步,加工试样,试样尺寸为φ3mm×10mm,试样一端开φ2mm×2mm的小孔;

5、第二步,清理试样表面油污,使用千分尺检测试样尺寸是否符合试验要求;将试样焊接在铂-铂铑合金的热电偶上,热电偶用来连接试样及测试设备,并且将温度、膨胀量等参数准确反馈给记录仪;

6、第三步,将试样和热电偶放入formastor-f全自动相变仪样品仓,抽真空,准备试验;

7、第四步,根据试验方案,启动测试程序,试验;

8、第五步,待试验结束,试样温度降至室温,取出试样进行金相磨制、抛光、腐蚀,进行组织表征。

9、进一步的,从75kg/m型钢轨轨头踏面下10mm取试样,经均质化退火处理后,加工成直径为3mm,高度为10mm的圆柱试样,且在一端开大小为2mm×2mm的盲孔,方便热电偶的连接。

10、进一步的,将试样以10℃/s的速度加热到950℃保温10min,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并使其奥氏体均匀化,之后以0.5℃/s的速度冷至800℃,再以100℃/s的速度分别快冷至450℃、400℃、350℃、300℃、280℃保温1小时,之后试样快冷至室温。

11、进一步的,分析不同模拟工艺下得到的微观组织,找到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配比最优对应的温度值,此结果反馈给现场工艺,指导贝氏体钢轨类等温平台的控制,从而得到强韧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

12、进一步的,将模拟的最佳工艺参数用于现场,现场再进行工业大生产,从而生产出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减少废品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贝氏体钢轨热处理工艺制度的方法,使用此方法得到不同等温温度下的组织,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精细调控,以得到强韧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将模拟的最佳工艺参数用于现场,现场再进行工业大生产,从而生产出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减少废品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过程采用以下五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75kg/m型钢轨轨头踏面下10mm取试样,经均质化退火处理后,加工成直径为3mm,高度为10mm的圆柱试样,且在一端开大小为2mm×2mm的盲孔,方便热电偶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试样以10℃/s的速度加热到950℃保温10min,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并使其奥氏体均匀化,之后以0.5℃/s的速度冷至800℃,再以100℃/s的速度分别快冷至450℃、400℃、350℃、300℃、280℃保温1小时,之后试样快冷至室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不同模拟工艺下得到的微观组织,找到贝氏体/马氏体组织配比最优对应的温度值,此结果反馈给现场工艺,指导贝氏体钢轨类等温平台的控制,从而得到强韧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模拟的最佳工艺参数用于现场,现场再进行工业大生产,从而生产出性能最优的贝氏体钢轨,减少废品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过程采用以下五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75kg/m型钢轨轨头踏面下10mm取试样,经均质化退火处理后,加工成直径为3mm,高度为10mm的圆柱试样,且在一端开大小为2mm×2mm的盲孔,方便热电偶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贝氏体钢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试样以10℃/s的速度加热到950℃保温10min,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并使其奥氏体均匀化,之后以0.5℃/s的速度冷至8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沙沙梁正伟李智丽白雅琼李文亚靳燕张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