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6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用于设置在道路结构的侧边面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材料层和位于路面材料层下侧的防水层,所述排水沟包括沟体,所述沟体内部开设有排水暗孔,所述沟体上表面开设有的敞口明沟,所述敞口明沟和排水暗孔都沿沟体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沟体两端面,所述沟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为接水侧面、另一侧面为限位侧面,所述敞口明沟位于排水暗孔靠近限位侧面的一侧,且两者之间不连通,所述接水侧面上开设有连通排水暗孔的收水孔,所述沟体上表面设有连接敞口明沟和接水侧面的引水坡面;所述沟体安装时接水侧面与路面材料层侧边面接触,且路面材料层的下端位于收水孔孔口上下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维护,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


技术介绍

1、为了迎合国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行,如今大量的路面会采用透水沥青进行铺装,而透水沥青材料在雨天时会发生雨水下渗的现象,如若下渗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在沥青层与结构板之间长时间形成积水层,会导致沥青层开裂剥落等状况,造成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为后期道路的运维保养工作增加了难度。

2、目前有一类做法时在路面与防护石之间采用碎石盲管铺装,虽然可以引导一部分的沥青层间水进入碎石盲管,但碎石盲管本身的流量通过性较差,当面对雨量较大的天气情况下很难及时有效的将雨水排出,依旧没有办法有效的解决沥青层间水的问题。

3、申请号为cn202321561072.4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沟、以及沥青路结构,通过在透水沥青路面侧壁设置排水沟,能够及时地收集透水沥青层中不同沥青层的层间水,但是这种设计,在一些场合应用时会存在以下缺点:1、在降雨量大时,路面表面水量大,沟体中的沟槽水会比较满,会使得层间水难以及时地排入到沟槽中,甚至会出现倒灌的问题;2、沟体靠近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一侧,结构强度差,抗压性差,如受车辆压时容易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能够同时且分开收集路面表面水和层间水并排走,保证层间水收集效果,且具有更好地承压能力。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用于设置在道路结构的侧边面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材料层和位于路面材料层下侧的防水层,所述排水沟包括沟体,所述沟体内部开设有排水暗孔,所述沟体上表面开设有的敞口明沟,所述敞口明沟和排水暗孔都沿沟体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沟体两端面,所述沟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为接水侧面、另一侧面为限位侧面,所述敞口明沟位于排水暗孔靠近限位侧面的一侧,且两者之间不连通,所述接水侧面上开设有连通排水暗孔的收水孔,所述沟体上表面设有连接敞口明沟和接水侧面的引水坡面;所述沟体安装时接水侧面与路面材料层侧边面接触,且路面材料层的下端位于收水孔孔口上下范围内。

3、进一步地,所述路面材料层为透水沥青层。

4、进一步地,所述收水孔沿着从接水侧面到排水暗孔的方向逐渐降低。

5、进一步地,所述引水坡面上设有多个凸起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引水坡面上还开设有连通至排水暗孔顶部的气压平衡孔。

7、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沟体,且多个沟体沿着路面材料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相邻沟体的敞口明沟相对接且排水暗孔相对接。

8、进一步地,所述沟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邻两个沟体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进行卡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沟体端面的u型卡接凸条,所述u型卡接凸条包括位于端面左右两侧边处的侧边凸条部和位于端面底边处的底边凸条部,所述u型卡接凸条内侧设有第一密封接触面,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沟体端面的u型卡接凹槽,所述u型卡接凹槽包括位于端面左右两侧边处的侧边凹槽部和位于端面底边处的底边凹槽部,所述u型卡接凹槽的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接触面;相连两个沟体中的一个沟体的u型卡接凹槽卡接在另一个沟体的u型卡接凸条上,并压紧u型卡接凸条上,且第一密封接触面与第二密封接触面相抵接并形成密封。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接触面与第二密封接触面接触之间设有密封胶条。

11、进一步地,所述沟体的材质为树脂混凝土。

12、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排水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透水沥青层两侧设置由沟体组成的排水沟,能够及时地收集路面结构表面水和层间水并及时排走,表面水和层间水的收集和排出相互分开,避免层间水的收集排水受到表面水的影响,从而避免在降雨量大时候出现层间水不能顺利排出甚至出现倒灌的问题,保证路面材料层的质量。

14、2、能够用于多种需要排出表面水和层间水的路面结构,尤其能够适用于沥青马路,能够将透水沥青层与防水层之间、以及透水沥青层的不同分层之间的层间水都收集并排出。

15、3、排水沟采用树脂混凝土制作,相较于现有的碎石盲管的做法,排水沟光滑的内壁大大提高了其过水能力。

16、4、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施工方便,缩短了施工工期,后期运维更换方便,能够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用于设置在道路结构的侧边面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材料层(11)和位于路面材料层(11)下侧的防水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包括沟体(1),所述沟体(1)内部开设有排水暗孔(2),所述沟体(1)上表面开设有的敞口明沟(3),所述敞口明沟(3)和排水暗孔(2)都沿沟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沟体(1)两端面,所述沟体(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为接水侧面(101)、另一侧面为限位侧面(102),所述敞口明沟(3)位于排水暗孔(2)靠近限位侧面(102)的一侧,且两者之间不连通,所述接水侧面(101)上开设有连通排水暗孔(2)的收水孔(4),所述沟体(1)上表面设有连接敞口明沟(3)和接水侧面(101)的引水坡面(5);所述沟体(1)安装时接水侧面(101)与路面材料层(11)侧边面接触,且路面材料层(11)的下端位于收水孔(4)孔口上下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材料层(11)为透水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孔(4)沿着从接水侧面(101)到排水暗孔(2)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坡面(5)上设有多个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坡面(5)上还开设有连通至排水暗孔(2)顶部的气压平衡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沟体(1),且多个沟体(1)沿着路面材料层(11)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相邻沟体(1)的敞口明沟(3)相对接且排水暗孔(2)相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相邻两个沟体(1)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进行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沟体(1)端面的U型卡接凸条(8),所述U型卡接凸条(8)包括位于端面左右两侧边处的侧边凸条部(801)和位于端面底边处的底边凸条部(802),所述U型卡接凸条(8)内侧设有第一密封接触面,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沟体(1)端面的U型卡接凹槽(9),所述U型卡接凹槽(9)包括位于端面左右两侧边处的侧边凹槽部(901)和位于端面底边处的底边凹槽部(902),所述U型卡接凹槽(9)的侧面设有第二密封接触面;相连两个沟体(1)中的一个沟体(1)的U型卡接凹槽(9)卡接在另一个沟体(1)的U型卡接凸条(8)上,并压紧U型卡接凸条(8)上,且第一密封接触面与第二密封接触面相抵接并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接触面与第二密封接触面接触之间设有密封胶条(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体(1)的材质为树脂混凝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集道路结构表面和层间水的排水沟,用于设置在道路结构的侧边面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路面材料层(11)和位于路面材料层(11)下侧的防水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包括沟体(1),所述沟体(1)内部开设有排水暗孔(2),所述沟体(1)上表面开设有的敞口明沟(3),所述敞口明沟(3)和排水暗孔(2)都沿沟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沟体(1)两端面,所述沟体(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为接水侧面(101)、另一侧面为限位侧面(102),所述敞口明沟(3)位于排水暗孔(2)靠近限位侧面(102)的一侧,且两者之间不连通,所述接水侧面(101)上开设有连通排水暗孔(2)的收水孔(4),所述沟体(1)上表面设有连接敞口明沟(3)和接水侧面(101)的引水坡面(5);所述沟体(1)安装时接水侧面(101)与路面材料层(11)侧边面接触,且路面材料层(11)的下端位于收水孔(4)孔口上下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材料层(11)为透水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孔(4)沿着从接水侧面(101)到排水暗孔(2)的方向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坡面(5)上设有多个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坡面(5)上还开设有连通至排水暗孔(2)顶部的气压平衡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彬杨叶舟赵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亚科排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