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754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涉及辅助呼吸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下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腿,安装板上设有辅助患者吸氧的第一辅助机构;第一辅助机构一侧的安装板上设有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的防感染机构,第一辅助机构驱动防感染机构工作;通过设置防感染机构,实现了对患者的辅助呼吸的同时,混合杆往复转动用于将通过第二输送软管输送至净化筒内患者呼出的气体和净化筒内的消毒液进行充分混合,增加了对带有病菌的气体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的效果,防止影响周围的环境,导致周围的健康人患病,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对病患辅助呼吸效果好,控制方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呼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1、肺部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上常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于肺部支气管感染或肿瘤刺激肺部出现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气喘、胸痛、胸闷等症状;另一部分是由于肺部疾病感染全身出现的症状,患者常感到发热、盗汗、消瘦、关节疼痛等;所以对肺部进行治疗时,表现为气喘、胸痛、胸闷等呼吸困难患者,通常会使用到辅助呼吸装置辅助患者进行肺部呼吸,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防止患者由于长时间呼吸困难,出现呼吸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2、现有的辅助呼吸装置一般为呼吸机或呼吸囊,在使用时,由于肺部疾病患者呼出的气体往往携带着病菌,而患者呼出的气体均通过呼吸面罩上的排气孔排出,不便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或杀菌处理就直接排出,进而影响周围的环境,容易导致周围的健康人患病,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和安装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氧气面罩(101)、氧气瓶(102)、连接管(103)、第一输送软管(104)、驱动件(21)、第一转轴(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转轴(24)、拨杆(25)、第一转动杆(26)、第一转动柱(27)、第二转动柱(28)、转动块(29)、第二固定板(210)、第一移动杆(211)、活塞板(212)、压筒(213)和第三固定板(217),所述安装板(2)上垂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3),所述第一固定板(23)前侧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1)和安装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氧气面罩(101)、氧气瓶(102)、连接管(103)、第一输送软管(104)、驱动件(21)、第一转轴(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转轴(24)、拨杆(25)、第一转动杆(26)、第一转动柱(27)、第二转动柱(28)、转动块(29)、第二固定板(210)、第一移动杆(211)、活塞板(212)、压筒(213)和第三固定板(217),所述安装板(2)上垂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3),所述第一固定板(23)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4)第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4)第二端垂直连接有拨杆(25)第一端,所述拨杆(25)上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肺部疾病病患辅助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感染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软管(105)、加注口(106)、净化筒(3)、第一链轮(31)、第一链条(32)、第二链轮(33)、第三转轴(34)、第一l形板(35)、第一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7)、第四转轴(38)、第二转动杆(39)、第三转动杆(310)、第三转动柱(311)、第五转轴(312)、第一扇形齿轮(313)、第一齿轮(314)、第六转轴(315)和混合杆(316),所述第一固定板(23)一侧的安装板(2)上设有净化筒(3),所述氧气面罩(101)输出端贯通连接有第二输送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