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仿生机械昆虫。
技术介绍
1、目前为提高观光车对小朋友的达到吸引或者吸引顾客的作用,一般观光车会安装固定且不能活动的摆件,但是由于现有摆件为固定型,并且不能活动对于小朋友的吸引力有限,不能对客户的产生粘性,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仿生机械昆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机械昆虫,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摆件为固定型,并且不能活动对于小朋友的吸引力有限,不能对客户的产生粘性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包括底部组件,所述底部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观光车上,所述底座远离观光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基体,且所述基体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为底端,所述基体的顶端设置有前固定件,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固定件,且所述头部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前固定件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后固定件,所述头部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有头部组件,所述基体的底端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前肢组件,所述后固定件远离所述前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尾部组件,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前翅组件,所述前翅组件包括前翅部件,所述前翅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所述前翅部件上转动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远离所述前翅部件的一端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基体上,且位于所述前固定件与所述后固定件之间;所述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底部组件上设置有前翅组件,前翅组件包括前翅部件,所述前翅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利用前固定件上转动的设置前翅部件,提高仿生机械昆虫的前翅部件吸引游客,其次所述前翅部件上转动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远离所述前翅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利用滑动部件进一步控制前翅部件上下活动,实现前翅部件活动的全自动化。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翅部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前固定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一对前翅,且位于所述前固定件的两侧,一对所述前翅朝向所述基体的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拉杆,一对所述第一传动拉杆远离所述前翅的一端转动设置于连接杆的一端,且一对所述第一传动拉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电杠,所述电杠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体上,且位于所述前固定件与所述后固定件之间,所述电杠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朝向所述前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滑动轴,所述导向滑动轴上活动设置有导向平衡杆,所述导向平衡杆远离所述导向滑动轴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衡杆,所述导向平衡杆远离所述导向滑动轴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转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一对前翅,通过转动前翅吸引游客,防止游客出现审美疲劳,其次利用电杠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连接关系,通过电杠推动连接杆,实现连接杆的上下摆动,并且防止连接杆朝向前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滑动轴,连接杆在摆动的过程中导致连接杆或者电杠在传动过程中位置发生偏转,导向滑动轴上活动设置有导向平衡杆,最后一对第一传动拉杆远离前翅的一端转动设置于连接杆的一端,一对前翅朝向所述基体的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拉杆,利用电杠与前翅之间的传动关系实现前翅摆动的自动化。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杠与所述基体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块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电杠与基体的稳定性,防止电杠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电杠左右偏转。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平衡杆与所述基体之间通过第二固定块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导向平衡杆与基体的稳定性,防止导向平衡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导向平衡杆左右偏转。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上设置有导向块,且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导向平衡杆与基体的稳定性,防止导向平衡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导向平衡杆左右偏转。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翅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后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电机朝向所述前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件所述电机远离所述后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后固定件和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所述传动部件远离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拉杆,所述第一传动拉杆远离传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后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后翅吸引游客,防止游客出现审美疲劳。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传动件,所述齿轮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传动件远离所述电动推杆和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传动拉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推动齿轮传动件,通过齿轮传动件控制第一传动拉杆,摆动后翅,实现后翅的摆动,其次为防止后翅在摆动过程中与前翅发生碰撞,齿轮传动件还与电机连接利用电机的输出端控制,利用电机控制后翅的摆动频率,实现后翅摆动的自动化摆动。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齿轮传动件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拉杆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电动推杆与齿轮传动件的控制效果。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与所述电动推杆之间通过导向支架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电机与电动推杆的连接效果。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后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电动推杆与后固定件可拆卸的效果。
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底部组件上设置有前翅组件,前翅组件包括前翅部件,所述前翅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远离所述基体的一端,利用前固定件上转动的设置前翅部件,提高仿生机械昆虫的前翅部件吸引游客,其次所述前翅部件上转动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远离所述前翅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利用滑动部件进一步控制前翅部件上下活动,实现前翅部件活动的全自动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包括底部组件(1),所述底部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观光车上,所述底座(11)远离观光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基体(13),且所述基体(13)设置有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为底端,所述基体(13)的顶端设置有前固定件(14),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固定件(15),且所述头部固定件(15)设置于所述基体(13)上,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后固定件(16),所述头部固定件(15)远离所述基体(13)的一端设置有头部组件(6),所述基体(13)的底端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一侧设置有前肢组件(4),所述后固定件(16)远离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设置有尾部组件(5),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翅部件(22)包括固定座(221),所述固定座(221)固定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基体(13)的一端,所述固定座(221)远离所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杠(231)与所述基体(1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块连接(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平衡杆(234)与所述基体(13)之间通过第二固定块连接(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3)上设置有导向块(25),且所述导向块(25)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翅组件(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设置于所述后固定件(16)远离所述基体(13)的一侧,所述电机(31)朝向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部件所述电机(31)远离所述后固定件(16)的一端设置有电动推杆(33),所述电动推杆(3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后固定件(16)和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所述传动部件远离所述电动推杆(3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拉杆(235),所述第一传动拉杆(235)远离传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后翅(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传动件(32),所述齿轮传动件(32)分别与所述电动推杆(33)和所述电机(31)连接,所述齿轮传动件(32)远离所述电动推杆(33)和所述电机(3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传动拉杆(2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3)与所述齿轮传动件(32)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拉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1)与所述电动推杆(33)之间通过导向支架(3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3)与所述后固定件(16)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包括底部组件(1),所述底部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观光车上,所述底座(11)远离观光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基体(13),且所述基体(13)设置有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为底端,所述基体(13)的顶端设置有前固定件(14),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固定件(15),且所述头部固定件(15)设置于所述基体(13)上,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后固定件(16),所述头部固定件(15)远离所述基体(13)的一端设置有头部组件(6),所述基体(13)的底端远离所述连接件(12)的一侧设置有前肢组件(4),所述后固定件(16)远离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设置有尾部组件(5),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翅部件(22)包括固定座(221),所述固定座(221)固定设置于所述前固定件(14)远离所述基体(13)的一端,所述固定座(221)远离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一对前翅(222),且分别位于所述前固定件(14)的两侧,一对所述前翅(222)朝向所述基体(13)的一侧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拉杆(235),一对所述第一传动拉杆(235)远离所述前翅(222)的一端转动设置于连接杆(232)的一端,且一对所述第一传动拉杆(235)位于所述连接杆(23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机械昆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杠(231)与所述基体(1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块连接(24)。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王星霖,刘旭,原俊杰,韩峥,刘贞,梁琪,孙王,陈其华,刘政奇,孙守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博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