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7156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淀粉糊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及其方法,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糊化筒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在底部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为蓄热空间,通过蓄热空间实现糊化筒内物质的加热和保温,蓄热空间的上侧连通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加热糊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抽送机构抽取糊化筒内的水汽,然后由转轴送出并回流到转轴的底端由底板再次向上排出,由底板排出的水汽穿过糊化液后再次上升到糊化筒的顶端内侧,实现水汽的循环,这种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开放式的熬煮锅进行糊化造成的水分流失问题,使糊化筒内的水分总体含量保持稳定,能够避免淀粉在高温下过渡糊化而产生焦化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糊化,具体为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淀粉糊化是指淀粉在水中加热至胶束结构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而成为糊状状态。目前,淀粉的糊化一般是在开放式的熬煮锅中进行。

2、在淀粉糊化工艺中,淀粉的糊化效率与水温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糊化效率越高,现有的开放式熬煮糊化的方式,容易使水分的快速分离难以保证糊化反应的充分,容易导致淀粉受外部高温而焦化;

3、同时,为了确保淀粉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焦化,需要配备搅拌器以保持良好的混合并缓慢增加温度,避免瞬间高温导致淀粉分子破裂,影响糊化效果,现有的搅拌器难以兼顾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均料,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保证糊化效果,防止局部焦化”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包括带有支撑脚(1)的糊化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化筒(2)包括外筒(2a)和内筒(2b),外筒(2a)和内筒(2b)在底部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外筒(2a)和内筒(2b)之间为蓄热空间(20),通过蓄热空间(20)实现糊化筒(2)内物质的加热和保温,蓄热空间(20)的上侧连通有进水管(5)和回水管(6),通过进水管(5)和回水管(6)实现蓄热空间(20)内热源的补入和更新,热源为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3)的底端外侧螺旋连接有连接冒(4),所述连接冒(4)的顶端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堵头(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包括带有支撑脚(1)的糊化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化筒(2)包括外筒(2a)和内筒(2b),外筒(2a)和内筒(2b)在底部通过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外筒(2a)和内筒(2b)之间为蓄热空间(20),通过蓄热空间(20)实现糊化筒(2)内物质的加热和保温,蓄热空间(20)的上侧连通有进水管(5)和回水管(6),通过进水管(5)和回水管(6)实现蓄热空间(20)内热源的补入和更新,热源为热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3)的底端外侧螺旋连接有连接冒(4),所述连接冒(4)的顶端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堵头(21),所述堵头(21)能够向上运动与内筒(2b)的底端上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糊化筒(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送机构,所述抽送机构的输入端连通有回气管(19),所述回气管(19)的底端与蓄热空间(20)的顶端内侧相连通,所述转轴(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10),所述旋转接头(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的输入端与抽送机构的输出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机构为气泵(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糊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送机构包括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的内侧中心与转轴(9)的轴线存在偏差,转轴(9)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臻于春峰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