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听诊器保护盒,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保护盒主体,所述保护盒主体包括下盒体及上盒体,所述下盒体及上盒体均为圆盘状,下盒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的上端与下盒体的上端相交,下盒体的上端以及上盒体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下盒体与上盒体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段。本方案具体用于听诊器上听诊头保护,不仅对听诊头具有较好保护性能,同时对听诊器使用便捷性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听诊器保护盒。
技术介绍
1、较为常见的听诊器包括听诊头部分(胸件)、听诊管部分以及听诊头件部分,听诊头作为拾音部件,通常在其端面设置有振动膜、听诊管作为传音部件,主要结构为软管、头件包括拉簧、耳管以及耳塞,作为用于听诊器与使用者外耳道连接的部件,通常为包括金属主体结构以及软塞。临床运用中的非听诊诊断状态下,使用者佩戴听诊器通常为利用头件将其挂在使用者的脖子上,由于听诊器各组成部分材质的原因以及位置的原因,因为撞击、挤压给听诊器带来的破坏多发生在听诊头上,具体为多发生在振动膜上。
2、为保护听诊器,在非诊治使用期间,多采用单独存放听诊器,通常采用收纳盒,并将听诊器整体收纳在收纳盒中,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cn202120317956.x的专利申请文件所披露的技术方案。在诊治使用期间中的听诊器闲置时段,比如通过头件佩戴在使用者脖子上的时段,为保护听诊器,具有采用布袋,将听诊器的听诊头置于布袋中以实施保护的运用。关于使用效果,布袋可有效隔离振动膜与外接物体直接接触,避免出现剐蹭划痕等缺陷,但布袋并不能够承受撞击力和挤压力,这就造成了该方式具有对听诊头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
3、关于对听诊头的单独保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保护性能、对听诊器使用便捷性影响小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听诊器保护盒,具体用于听诊器上听诊头保护,不仅对听诊头具有较好保护性能,同时对听诊器使用便捷性影响小。
<
p>2、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听诊器保护盒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听诊器保护盒,包括保护盒主体,所述保护盒主体包括下盒体及上盒体,所述下盒体及上盒体均为圆盘状,下盒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的上端与下盒体的上端相交,下盒体的上端以及上盒体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下盒体与上盒体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段。3、现有听诊器的听诊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听诊头主体,在听诊头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振动膜,并在听诊头的侧面连接有听诊管接管,听诊头主体内部具有空腔,听诊管接管与所述空腔相通,振动膜围成空腔的边界,听诊头主体强度较高,当听诊器通过头件佩戴在使用者的颈部时,因为外接的撞击或挤压,听诊头容易发生损坏的位置位于振动膜上。
4、本方案的设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听诊器听诊头的保护盒,在使用中,将听诊头放置在所述保护盒主体中,具体使用方法为:分离下盒体与上盒体,将听诊头以膜片朝上的方式安装在下盒体的腔体中,听诊管接管从侧孔中透过下盒体的侧壁,而后,将上盒体的开口端与下盒体的上端相接,并旋转上盒体,利用螺纹连接段完成保护盒主体的组装,使得保护盒主体成为听诊头外侧的防护盒体。
5、本方案的结构特点为:利用下盒体和上盒体的抗挤压能力减小听诊头受到直接撞击或挤压的可能,避免振动膜在遭到外力后变形或损坏。为圆盘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与传统听诊头外形相似,并采用螺纹连接段实现上盒体与下盒体连接,在这样的结构基础上,为满足听诊头放置功能,下盒体与上盒体所需要的尺寸较小,可装入使用者的衣兜中,方便携带。为圆盘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为规则的形态,可减小保护盒在使用过程中被其他物体钩挂的可能,对听诊器使用便捷性有利。下盒体与上盒体的连接方式可避免在封闭保护盒的过程中保护盒与听诊头发生直接撞击,故本方案本身的结构使得其在形成外侧保护盒体的过程中对保护听诊头有利。
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盒体上的螺纹连接段为设置在上盒体内侧侧壁的螺纹段,下盒体上的螺纹连接段为设置在下盒体外侧侧壁上的螺纹段。通过两个螺纹段相配合,即可将听诊头封装在本保护盒的内侧空间中。
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底面上还铺设有弹性板,所述上盒体的底面上还固定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与上盒体同轴。
8、在具体运用中,弹性板用于为听诊头主体的其中一端提供支撑,弹性环用于为听诊头振动膜所在端提供支撑,并且对听诊头振动膜所在端提供的支撑位于振动膜边缘所在位置,仅需要设置为在下盒体上安装上盒体时,弹性环与振动膜位置的听诊头主体相接触,比如,当听诊头轴线与弹性环同轴时,弹性环所在端的听诊头主体边缘朝向弹性环所在侧的投影位于弹性环上,这样,当需要利用上盒体与下盒体限制听诊头在保护盒高度方向的位置时,听诊头夹持在弹性板与弹性环之间,并且对振动膜所在侧的接触力主要位于振动膜的边缘位置的听诊头主体上,这样不仅能够减小听诊头在保护盒中的晃动,同时可避免振动膜被过度挤压。作为优选方式,弹性环的内径大于振动膜内侧中空部分的直径并小于振动膜的外径,弹性环的外径大于听诊头主体振动膜所在端的外径,听诊头主体振动膜所在端的外径一般为听诊头的最大外径。
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为泡沫垫或橡胶垫,所述弹性环的外层为橡胶层。
10、在具体运用中,弹性环与弹性板具有弹性以适应上盒体向下盒体运动并将听诊头夹在弹性环与弹性板之间即可,以上提供的较优的运用的目的在于:泡沫垫或橡胶垫为弹性较好并且容易被更换或清洗的部件,而将弹性环的外层设置成橡胶层,目的在于利用橡胶材料抗撕裂的能力,避免在转动上盒体时,弹性环与听诊头相对滑动的过程造成弹性环被损坏。
11、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弹性板为泡沫垫的方式,这样可有效降低本保护盒的重量。
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环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所述实心结构为:弹性环为实心橡胶圈,所述空心结构为:弹性环通过其外层的橡胶层封装有泡沫内层。
13、该实施例提供了具体的弹性环形式,当为实心橡胶圈时,弹性环结构简单,但重量稍大;当为内层为泡沫内层、外层为橡胶层时,不仅耐磨,同时重量相对较小。
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外侧端部的中心设置有凹槽。
15、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凹槽的侧壁,可较好的限制听诊头主体在弹性板上位置的技术方案。在具体运用中,凹槽为圆形槽,凹槽的外径与听诊头主体用于置入凹槽中的一端的外径一致或稍大于听诊头主体该端的外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凹槽限制听诊头主体在弹性板上位置的同时,需要使得凹槽的位置满足:当听诊头的一端嵌入所述凹槽后,听诊头上的听诊管接管能够从侧孔中穿过下盒体的侧壁,即需要考虑凹槽与侧孔的相对位置。
1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孔为条形,侧孔沿着下盒体的高度方向走型。
17、该实施例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在听诊头主体向凹槽中由上向下嵌入时,侧孔走型顺应听诊管接管由上向下运动的方案,这样可适应听诊管接管一般为金属刚性构件而难以发生变形的特点。
1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设置有侧孔的一侧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垫。
19、该实施例的结构特点为听诊管可能因为钩挂牵拉而牵动听诊头,当具有所述弹性垫时,利用弹性垫为听诊头侧壁提供的弹性支撑可达到保护听诊头的目的。当凹槽的直径与嵌入其中的听诊头主体端部直径一致时,可以不设置所述弹性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听诊器保护盒,包括保护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主体包括下盒体(4)及上盒体(5),所述下盒体(4)及上盒体(5)均为圆盘状,下盒体(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侧孔(6),所述侧孔(6)的上端与下盒体(4)的上端相交,下盒体(4)的上端以及上盒体(5)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下盒体(4)与上盒体(5)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的底面上还铺设有弹性板(9),所述上盒体(5)的底面上还固定有弹性环(8),所述弹性环(8)与上盒体(5)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9)为泡沫垫或橡胶垫,所述弹性环(8)的外层为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8)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所述实心结构为:弹性环(8)为实心橡胶圈,所述空心结构为:弹性环(8)通过其外层的橡胶层封装有泡沫内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9)外侧端部的中心设置有凹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6)为条形,侧孔(6)沿着下盒体(4)的高度方向走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设置有侧孔(6)的一侧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以及上盒体(5)均为塑料盒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以及上盒体(5)的外侧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听诊器保护盒,包括保护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主体包括下盒体(4)及上盒体(5),所述下盒体(4)及上盒体(5)均为圆盘状,下盒体(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侧孔(6),所述侧孔(6)的上端与下盒体(4)的上端相交,下盒体(4)的上端以及上盒体(5)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实现下盒体(4)与上盒体(5)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4)的底面上还铺设有弹性板(9),所述上盒体(5)的底面上还固定有弹性环(8),所述弹性环(8)与上盒体(5)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9)为泡沫垫或橡胶垫,所述弹性环(8)的外层为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听诊器保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朝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斯特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