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强专利>正文

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90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骨科行下肢皮肤牵引用的器械。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自内向外分别由棉布层(1)、海绵层(2)、棉布层(3)、充气囊层(4)、尼龙布层(5)组成,尼龙布层(5)外缝合有环形捆绕用的粘链(6)和纵行牵引软带(7)。牵引软带(7)内侧中间设计有撑开支持结构(8),可使牵引软带(7)牵开时呈接近矩形,避免因牵拉软带(7)呈三角形而引起的对患者足踝部的压迫。充气囊层(4)设计有四个充气囊(10),四个充气囊之间不相通,其各自有一连接管(9)并排成束。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在牵引期间可通过牵引带的充气囊对捆绑部位起到按摩作用,减少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减轻病人痛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骨科行下肢皮肤牵引用 的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骨科领域中,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等患者术前期间一般需行患侧肢体皮 肤牵引治疗以缓解疼痛、避免骨折再移位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目前应用的皮肤牵引带 均为捆绑固定形式,依靠较大的捆绑压力、摩擦力对抗牵引力量,此力量严重影响捆绑部位 (主要为小腿)血液循环;加之皮肤牵引为术前数日持续治疗,这种大压力、长时间压迫易 引起患者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增加了治疗费用。 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牵引期间可持续通过牵引带的充气囊对捆绑部 位起到按摩作用,减少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象,提供一种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自内向外分别由棉 布层、海绵层、棉布层、充气囊层、尼龙布层组成,尼龙布层组缝合有环形捆绕用的粘链和纵 行牵引用软带。牵引软带内侧中间设计有撑开支持结构,可使牵引软带牵开时呈接近矩 形,避免因牵拉软带呈三角形而引起的对患者足踝部的压迫。充气囊层设计有四个充气 囊,四个充气囊之间不相通,其各自有一连接管并排成束,连接管可与目前临床应用的SCD RESPONSE压力抗栓泵相接配合使用,按照编程模式对充气囊进行充气,起到对捆绑部位起 到按摩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在牵引期间可通过牵引带的充气囊对捆 绑部位起到按摩作用,减少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及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减 轻病人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的断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自内向外分别由棉布层(1)海绵层(2)棉布层(3)充气囊层 ⑷尼龙布层(5)组成,尼龙布层(5)外缝合有环形捆绕用的粘链(6)和纵行牵引软带(7)。 牵引软带(7)内侧中间设计有撑开支持结构(8),可使牵引软带(7)牵开时呈接近矩形,避 免因牵拉软带(7)呈三角形而引起的对患者足踝部的压迫。充气囊层(4)设计有四个充气 囊(10),四个充气囊之间不相通,其各自有一连接管(9)并排成束,连接管(9)可与目前临床应用的SCD RESPONSE压力抗栓泵相接配合使用,按照编程模式对充气囊进行充气,起到 对捆绑部位起到按摩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其特征是:自内向外分别由棉布层(1)、海绵层(2)、棉布层(3)、充气囊层(4)和尼龙布层(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其特征是自内向外分别由棉布层(1)、海绵层(2)、棉布层(3)、充气囊层(4)和尼龙布层(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按摩式皮牵引带,其特征是尼龙布层(5)外缝合有环形 捆绕用的粘链(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强张玉岩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强张玉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