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换能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88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换能器组件,包括外盖和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盖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上设有外接端子,并且:所述外接端子包括内电接部和外电接部,所述外接端子的一端作为内电接部电连接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接端子的另一端作为外电接部并且外电接部上设有外接电极,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使所述外接电极外露的通孔。这种设计,在保证微型换能器组件电连接稳定的同时,内部导电连接部的装配工艺更为简便,避免了微型换能器组件电导通不良等弊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换能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大量的微型换能器件特别是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使用中,为使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的后腔预留足够的空间,传统结构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一般是将其装入预设的箱体中,从而形成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组件,然后再通过胶合等方式将箱体封闭,用于电连接的外接端子(一般为导线)通过点胶或者热熔塑胶等方式固定在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上。但这种结构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组件,外接端子固定不好,容易导致电连接不良等弊端,并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在对上述传统结构的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组件的改进中,出现了如公开日为2009年1月21日的中国专利CN101351057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改进的导电端子(即外接端子)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导电部分,其中第三导电部分暴露在外侧,在与主线路板结合时可以实现较为方便的装配,并且第三导电部分具有弹性可以使电结合更加的稳定。这种导电端子结构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微型换能器组件电连接的性能,并且上述传统工艺的组件装配方式较为简便。但这种结构的设计,由第一、第二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换能器组件,包括外盖和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盖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上设有外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子包括内电接部和外电接部,所述外接端子的一端作为内电接部电连接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接端子的另一端作为外电接部并且外电接部上设有外接电极,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使所述外接电极外露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微型换能器组件,包括外盖和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盖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上设有外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子包括内电接部和外电接部,所述外接端子的一端作为内电接部电连接所述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单元,所述外接端子的另一端作为外电接部并且外电接部上设有外接电极,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使所述外接电极外露的通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能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子为柔性印刷线路板。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换能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接部远离所述外接电极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刚性印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发蔡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