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686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该热交换器包括:导热体,为至少一个,导热体内设有供空气通过的多个孔隙结构,孔隙结构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导热体具有沿其自身轴向从导热体的一端至导热体的另一端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导热区域,每两个相邻的导热区域的通孔率均不同;以及加热体,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导热区域内设有一个加热体,且各导热区域内的加热体与导热体紧密接触,加热体用于加热从多个孔隙结构的进气端流入导热体内的空气,并且,加热后的空气从多个孔隙结构的出气端流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充分加热流经热交换器的空气以利于空气最终到达雾化所需的温度,并提高抽吸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非接触类电子雾化装置是低温不燃烧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一种,其内的加热单元无需与草本制品(如低温不燃烧的烟草制品)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热空气加热的方式加热草本制品,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非接触类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主机、形成有供草本制品置入的加热腔的外壳、以及与雾化主机电连接且与加热腔相连通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进入加热腔中加热草本制品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相比于接触类电子雾化装置,非接触类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热空气加热的方式具有对草本制品加热均匀的效果。

2、目前,存在一些热交换器包括加热体和导热体,其中,导热体内形成有多条供空气流通的气流通道,在热交换器的预热过程(即热交换器自身的温度达到工作所需的温度的过程)中,加热体通电发热,并将产生的热量不断传递给导热体,以使得导热体和加热体一起达到工作所需的温度,即完成热交换器的预热,此时,空气可以在用户抽吸时流入至导热体内,并被加热体通电发热后传导至导热体内的热量加热而形成热空气。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区域为至少三个,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增以及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区域为至少三个,从所述导热体的一端至所述导热体的另一端的方向,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增以及至少有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热区域的通孔率依次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的制得材料为多孔绝缘陶瓷或玻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呈片状、柱状或者椎体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数量与所述导热区域的数量相同,且每一所述加热体对应设于一个所述导热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争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