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猕猴桃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发生在猕猴桃的病害。该病入侵猕猴桃生长的整个过程,从春季猕猴桃开始生长一直危害到果实成熟入库均可侵染,花期、幼果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病。而且该病侵袭范围广,花蕾、花朵、叶片、枝梢、幼果、果实都可成为感染部位,导致猕猴桃植株死亡。
2、猕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的软腐病、炭疽病和灰霉病,一般是生长前期侵染病菌,采后2个月内发病,病原菌具有存活能力强、感染时间长的特点,发病后可造成猕猴桃产量大幅下降,给果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采摘、运输、储存和售卖中,果实极易受磕碰和挤压,使果皮产生伤口,该病还可通过果实表面伤口入侵,导致果实腐烂变质,使猕猴桃的生产经营者遭受损失。
3、为了延长猕猴桃采后的保存时间,提高保鲜效果,一般会在猕猴桃表面喷涂保鲜剂。保鲜剂通过添加乙烯抑制剂,来延长猕猴桃的成熟周期,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这类保鲜剂对于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的侵染病菌的防治基本没有效果。且大多保鲜剂在用喷涂于猕猴桃表面时,由于猕猴桃表面具有大量的细小绒毛,保鲜剂喷涂在表面时结合力较差,容易脱落,导致保鲜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发酵获得的产物可以有效防治灰霉病病原菌。
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上述复合菌剂的应用。具体应用于猕猴桃表面的抗菌。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进一步,所述复合菌剂中,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按照活菌数质量比为1~1.5:1.2~1.5:2~3:2~3组成。
5、进一步,上述复合菌剂均购买于广东省菌种保藏中心(gdmcc),乳酸乳球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1.1803,哈茨木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3.442,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1.131,葡萄牙假丝酵母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2.145。
6、上述复合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酵制备抗菌剂。
7、上述抗菌剂具体应用于发酵制备猕猴桃生物保鲜剂。
8、进一步,发酵时分两步发酵,第一步发酵时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发酵结束后,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进行第二步发酵。
9、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上述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先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灭菌并收集发酵液,在乙醇溶液中依次加入明胶、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形成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发酵液混合,过滤得生物保鲜剂。
10、进一步,所述发酵分为两步发酵,具体是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混合粉碎制成混合粉末,灭菌后加入纯化水搅拌均匀,先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进行第一步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发酵7~9天,灭菌后收集上清液,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混混合对发酵沉淀进行第二步发酵,发酵温度为28~32℃,发酵5~7天,发酵结束后灭菌后收集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合并得发酵液。
11、进一步,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混合粉末中苦参10~15份、玉米粉20~30份、黄柏8~12份、马齿苋10~12份、甘蔗8~10份、纯化水50~70份,混合粉末、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的活菌数质量比为100:0.10~0.15:0.12~0.15:0.20~0.30:0.20~0.30。
1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乳酸乳球菌和哈茨木霉进行第一步发酵,通过哈茨木霉对中药组分中的木质纤维素进行分解,生成糖类,而乳酸乳球菌对糖类进行分解,为哈茨木霉提供小分子营养物质,形成一个循环发酵体系,通过第一步发酵,使得抗菌成分(苦参碱、小檗碱等)快速溶出,同时乳酸乳球菌和哈茨木霉代谢产生的抗菌肽、有机酸、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参与协同作用,对真菌发挥了中药的抑制作用。再经第二步发酵,进一步调节了发酵液的ph,较低的ph使得小檗碱等物质的杀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13、进一步,所述收集发酵液是将第一步发酵物进行灭菌后,在8000~11000rpm下离心20~30min,收集上清液,第二步发酵物进行灭菌后,在8000~11000rpm下离心20~30min,收集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合并得发酵液。
14、进一步,所述制成混合粉末是将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甘蔗混合,置于万能粉碎机中,粉碎过16目筛,然后在20~25 rpm下混合30~40 min。
15、进一步,所述混合液是将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溶液加热至45~50℃,在40~60rpm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明胶、聚乙二醇2000和聚乙烯醇,继续搅拌50~60min。
16、进一步,所述乙醇溶液、明胶、聚乙二醇2000、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0:20~25:15~18:10~12。
17、由于猕猴桃表面不光滑,具有大量的绒毛,保鲜剂在其表面无法长时间附着,在运输或碰撞过程中,保鲜剂容易从起表面脱落,其次,生物保鲜剂在喷涂到采后猕猴桃表面时,里面大量的抗菌成分会快速挥发,只有少量残留在猕猴桃表面,不能保证药效持续发挥作用;若采用的生物保鲜剂成膜密封性较强,则会导致抗菌药物成分向猕猴桃内部渗透,对猕猴桃造成了侵蚀,导致猕猴桃本身风味和口感受到影响。
18、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微生物对特定的中药原料进行发酵制备出具有高效抗菌的发酵液,置于由明胶、聚乙二醇2000、聚乙烯醇和乙醇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形成生物保鲜剂,通过生物保鲜剂喷涂于猕猴桃表面时,保鲜剂中的明胶、聚乙二醇2000和聚乙烯醇协同作用,在猕猴桃表面形成水溶性软膜,发酵液中的抗菌成分能有效附着在软膜中,一方面抗菌成分达到有效抑菌,另一方面隔绝了外源病原微生物在其表面附着生长,此外,软膜对于抗菌成分的包裹,也进一步抑制了抗菌成分向猕猴桃内部渗透。
19、此外,低ph发酵液加入混合液中,在成膜过程中调节了成膜速率,与水性软膜中聚乙二醇2000、聚乙烯醇的产生相互作用力,提高了形成的薄膜在猕猴桃表面的附着力,有效延长了保鲜剂作用时间。
20、进一步,所述发酵液和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3~5,发酵液和混合液混合后,采用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0.45微米,收集滤液,得生物保鲜剂。
21、最具体地,上述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葡萄牙假丝酵母(Candida lusitaniae)组成的复合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按照活菌数质量比为1~1.5:1.2~1.5:2~3:2~3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乳酸乳球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1.1803,哈茨木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3.442,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1.131,葡萄牙假丝酵母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2.145。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酵制备抗菌剂。
5.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先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分为两步发酵,具体是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混合粉碎制成混合粉末,灭菌后加入纯化水搅拌均匀,先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进行第一步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发酵7~9天,灭菌后收集上清液,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混混合对发酵沉淀进行第二步发酵,发酵温度为28~32℃,发酵5~7天,发酵结束后灭菌后收集上清液,将两次上清液合并得发酵液。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混合粉末中苦参10~15份、玉米粉20~30份、黄柏8~12份、马齿苋10~12份、甘蔗8~10份、纯化水50~70份,混合粉末、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的活菌数质量比为100:0.10~0.15:0.12~0.15:0.20~0.30:0.20~0.30。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是将体积分数为70~80%的乙醇溶液加热至45~50℃,在40~60rpm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明胶、聚乙二醇2000和聚乙烯醇,继续搅拌50~60min。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采后猕猴桃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明胶、聚乙二醇2000、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0:20~25:15~18:10~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和混合液的质量比为1:3~5,发酵液和混合液混合后,采用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滤膜孔径为0.45微米,收集滤液,得生物保鲜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葡萄牙假丝酵母(candida lusitaniae)组成的复合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中,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按照活菌数质量比为1~1.5:1.2~1.5:2~3:2~3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乳酸乳球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1.1803,哈茨木霉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3.442,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1.131,葡萄牙假丝酵母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2.145。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酵制备抗菌剂。
5.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先采用乳酸乳球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灭菌并收集发酵液,在乙醇溶液中依次加入明胶、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形成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发酵液混合,过滤得生物保鲜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分为两步发酵,具体是取苦参、玉米粉、黄柏、马齿苋和甘蔗混合粉碎制成混合粉末,灭菌后加入纯化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