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672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具体是利用InSAR+高分遥感综合识别隐蔽性地质灾害,并增加了易发斜坡和风险斜坡的空间识别与预测,即通过高分遥感数据、雷达数据、DEM数据、地层岩性数据、地质构造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地貌类型数据、人类工程活动数据,通过研发的空间识别分析平台,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斜坡‑风险斜坡空间预测体系,实现隐蔽性地质灾害易发区段、风险区段的精准预测,通过空间识别设定的阈值区间,预测出对居民点、重要工程设施等威胁较大的斜坡,综合判定识别结果划定重点防控斜坡,最大限度地查找出隐蔽性地质灾害及其易发斜坡和风险斜坡,以减少该类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测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隐蔽性地质灾害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隐蔽性较强,在我国山区植被茂密遮挡的情况下,传统遥感识别手段难以有效识别斜坡变形迹象和灾害征兆;二是突发性高,隐蔽性地质灾害所在区域通常地质背景条件不稳定,会造成灾害发生顺变的推移或牵引,导致大规模灾害发生;三是破坏性大,隐蔽性地质灾害所在位置山高坡陡,人力无法到达,大规模地质灾害经沿途碰撞解体后易转化为泥石流、碎屑流或次级灾害,导致运动距离增至数千米,极大地增加了破坏范围,使灾害呈数量级被进一步放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传统遥感技术识别显性地质灾害效果尤为显著,但识别隐蔽性地质灾害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采用传统光学遥感+ins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体本身不够完善,未系统地将灾害易发斜坡、风险斜坡融合到综合遥感识别体系中,导致识别目标不够全面、明确,且各指标权重程度未加以区别,即现状研究中并未系统地开展“隐蔽性灾害体+易发斜坡+风险斜坡”相融合的综合遥感识别。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灾害易发的关键识别因子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5中对所述灾害易发斜坡的关键识别因子的阈值区间的确定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承灾体包括人口、建筑物、交通设施和重点工程;承灾体的规模通过神经网络模型予以确定,具体确定方式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灾害易发的关键识别因子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综合遥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彬汪冰张恩卢辉雄张策王少帅李启亮王诜牛海威程思思揭文辉吴蔚黄燕鹏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