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和晶圆承载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晶圆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研磨抛光工艺,然后放入承载装置,由于晶圆需要切边实现识别定位,6寸的晶圆通常为平边切角,8寸的晶圆通常为v形或u形切角(notch)。现有的晶圆承载设备,其定位装置通常只能适用于6寸或8寸的定位,例如,针对6寸平边切角,通常利用滚轮自身来定位,保证所有的切角均朝下,针对8寸的notch切角,通常需要额外设计顶角锥来实现卡持定位,而顶角锥结构和滚轮平边结构无法兼容,因此难以实现6寸和8寸的兼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和晶圆承载设备,其能够实现不同尺寸晶圆的不同定位切边形状的定位,从而实现不同尺寸晶圆的兼容定位。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包括:
4、基座,所述基座的中部活动设置有能够上下升降的升降台;
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130)包括第一定位辊(131)、第一基台(132)和第一支耳(133),所述第一基台(132)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一支耳(13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132)上,所述第一定位辊(13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耳(133),用于滚动抵持于第一晶圆(300)的边缘,并对所述第一晶圆(300)的切边进行寻边,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50)与所述第一基台(1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台(132)相对所述基座(1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件(130)包括第一定位辊(131)、第一基台(132)和第一支耳(133),所述第一基台(132)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一支耳(13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132)上,所述第一定位辊(13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耳(133),用于滚动抵持于第一晶圆(300)的边缘,并对所述第一晶圆(300)的切边进行寻边,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50)与所述第一基台(1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基台(132)相对所述基座(11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组件(140)包括第二定位辊(141)、第二基台(142)、第二支耳(143)、第三支耳(144)、从动辊(145)和顶角锥(146),所述第二基台(142)活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二支耳(143)和所述第三支耳(144)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142)上,所述第二定位辊(14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耳(143),所述从动辊(14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支耳(144),且所述第二定位辊(141)和所述从动辊(145)相平行,用于共同滚动抵持在所述第二晶圆(400)的边缘,所述顶角锥(146)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142)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辊(141)和所述从动辊(145)之间,用于对位嵌合至所述第二晶圆(400)的切角处,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50)与所述第二基台(14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台(142)相对所述基座(11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辊(141)和所述从动辊(145)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台(142)的高度相同,所述顶角锥(146)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台(14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定位辊(141)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台(142)的高度,所述顶角锥(146)的顶部形成有平滑弧面(148),所述平滑弧面(148)用于滑动抵持在所述第二晶圆(400)的边缘,并用于对位嵌合至所述第二晶圆(400)的切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晶圆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驱动组件(150)包括第一驱动件(151)、第一推杆(152)、第二驱动件(153)和第二推杆(154),所述基座(110)上设置有驱动滑轨(114),所述驱动滑轨(114)延伸至所述升降台(160),所述第一基台(132)和所述第二基台(142)均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滑轨(114)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5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3)分设于所述驱动滑轨(114)的两端,所述第一推杆(152)的一端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