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672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22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控制台灯输出多种光源亮度,而且使用可靠性好,同时生产成本低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台灯,调光电路中的控制芯片中的引脚4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连接,控制芯片中的引脚2通过导线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E1的正极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及灯的一端连接,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连接。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控制台灯输出多种光源亮度,而且使用可靠性好,同时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台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台灯。


技术介绍

1、本申请人所有的在先专利cn 204026191 u、名称“一种多功能led工作灯”,包括灯体(1)、设在灯体(1)底部的支架(2)、设在灯体(1)顶部的led组件(3)、设在灯体(1) 上的电源开关(4)、设在灯体上的充电孔(5)以及设在充电孔(5)一侧的指示灯(6),所述灯体(1)上设有若干金属挂钩(7),金属挂钩一侧设有磁钢(8)。所述金属挂钩(5)可进行180°翻转,360°旋转。所述led组件(3)包含设在led组件(3)上的发光体(9)以及设在led组件(3)前端的照明灯(10)。所述led组件(3)可进行任意角度翻转。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种多功能led工作灯仅能提供一种单一的一种光源亮度,无法满足用户一个台灯多种光源亮度输出的需求,为此我司设计了一款具有调光控制电路的台灯,台灯在调光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能够实现一个台灯多种光源亮度的输出,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设计目的:为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控制台灯输出多种光源亮度,而且使用可靠性好,同时生产成本低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及台灯。

2、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3、1、所述调光电路中的控制芯片中的引脚4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5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2通过导线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8通过导线分别与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及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e1的正极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e1的负极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及灯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芯片中的引脚6、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及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9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3连接的设计,是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调光电路中的控制芯片中的引脚4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5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2通过导线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8通过导线分别与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及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e1的正极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e1的负极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及灯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芯片中的引脚6、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及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9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3连接;一是调光控制电路能够使包括有光控制电路的台灯能够输出三种光源亮度的灯光,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二是调光控制电路使用的元器件不仅能够降低调光控制电路及包括有光控制电路的台灯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够确保调光控制电路的使用可靠性。

4、2、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由一个开关和一个电容c5构成,所述主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5通过导线分别与开关的一端及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100)和调光电路(200),其特征是:所述调光电路(200)中的控制芯片中的引脚4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5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2通过导线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8通过导线分别与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及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E1的正极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E1的负极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及灯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芯片中的引脚6、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及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9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信号输入模块(300),所述信号输入模块(300)由一个开关和一个电容C5构成,所述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5通过导线分别与开关的一端及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发光模块(400)、第二发光模块(500)和第三发光模块(600);所述第一发光模块(400)由一个发光二极管一和一个电阻R7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一的阴极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7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一的阳极通过导线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模块(500)由一个发光二极管二和一个电阻R6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二的阴极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8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二的阳极通过导线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模块(600)由一个发光二极管三和一个电阻R5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三的阴极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5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一的阳极通过导线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源正极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接地,所述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6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

5.一种台灯,包括台灯本体(700),其特征是:所述台灯本体(700)内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台灯,其特征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工作台灯的调光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100)和调光电路(200),其特征是:所述调光电路(200)中的控制芯片中的引脚4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1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5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2通过导线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且电阻r2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及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控制芯片中的引脚8通过导线分别与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及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e1的正极端、电容c15的一端及电感l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e1的负极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容c16的一端及灯的一端连接且电容c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灯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及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3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芯片中的引脚6、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及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及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9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导线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及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主控制芯片(100)中的引脚12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良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通利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