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湿装置,具体是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
技术介绍
1、作物育种又称品种改良。但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大棚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在育种时可以很好的催芽,保证育种的种子的快速出芽,在大棚育种时,需要保证棚内的湿润状态,保证空气湿度,棚内的保湿设备多是通过保湿喷雾进行水滴喷洒,进行棚内保湿。
2、但现有的棚内喷洒水滴方式的保湿装置对棚内空气保湿不够均匀,且在喷水保湿过程中容易导致水体聚集,造成局部湿度过度大,且普通的加湿装置无法进行全方位空气喷流保湿,使用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喷水保湿过程中容易导致水体聚集,造成局部湿度过度大,且普通的加湿装置无法进行全方位空气喷流保湿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座,所述底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边缘连接齿轮环,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匹配啮合转动板边缘的齿轮环,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中空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机,所述壳体的两端连接有吸气框,所述吸气框的进气口螺栓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开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气框为扩口状,两个所述吸气框对称设置在壳体两端。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吸水帘内部的通槽为倾斜设置。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焊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为喇叭状,所述导向筒连接在风机端。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的宽度大于转动板的宽度,所述转动板与驱动齿轮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电组件包括固定盘和两个接电柱,两个所述接电柱垂直错位连接在转动板底部,两个所述接电柱电性连接风机,所述固定盘安装在支撑座内部,所述固定盘上错位连接有两个导电环,所述接电柱和导电环均为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接电柱和导电环接触连接。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电柱的接触端为弧形,所述接电柱的弧形卡接端匹配接触连接在导电环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中,通过底板上端进行转动板的转动连接,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直径较小的驱动齿轮带动转动板旋转,壳体内部两侧通过风机将内部抽空,外部的空气通过两侧的吸气框吸入空气,连接框两侧的存水箱的水体引入嵌入槽内,空气通过吸水帘将空气加湿,加湿后的空气通过风机吹出,配合旋转的转动板将加湿后的空气环形转动喷出,让加湿后的空气均匀分布,保证棚内空气的湿度,同时避免喷水导致局部湿度过大,使用操作便捷。
12、2、本技术中,通过固定盘上错位连接有两个导电环,接电柱和导电环均为金属材料制作,接电柱和导电环接触连接,固定盘对两个导电环进行固定安装,两个导电环通过线路连接正负极,两个垂直错位的导电环与两个匹配的接电柱接触端接触连接,两个接电柱连接在转动板底部,两个接电柱在转动板旋转时,与环形的导电环环形转动接触连接,对两个风机进行持续稳定供电,避免线路连接在旋转过程中的缠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座(2),所述底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边缘连接齿轮环,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7),所述驱动齿轮(7)匹配啮合转动板(5)边缘的齿轮环,所述转动板(5)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中空壳体(8),所述壳体(8)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机(15),所述壳体(8)的两端连接有吸气框(9),所述吸气框(9)的进气口螺栓连接有连接框(10),所述连接框(10)的底部开设有嵌入槽(11),所述连接框(10)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框(10)的两侧连接有存水箱(12),所述连接框(10)内嵌入连接有吸水帘(13),所述吸水帘(13)的底端嵌入连接在嵌入槽(11)内,所述支撑座(2)内安装有接电组件,接电组件与风机(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框(9)为扩口状,两个所述吸气框(9)对称设置在壳体(8)两端。
3.根据权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两侧焊接有导向筒(14),所述导向筒(14)为喇叭状,所述导向筒(14)连接在风机(15)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7)的宽度大于转动板(5)的宽度,所述转动板(5)与驱动齿轮(7)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组件包括固定盘(3)和两个接电柱(16),两个所述接电柱(16)垂直错位连接在转动板(5)底部,两个所述接电柱(16)电性连接风机(15),所述固定盘(3)安装在支撑座(2)内部,所述固定盘(3)上错位连接有两个导电环(4),所述接电柱(16)和导电环(4)均为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接电柱(16)和导电环(4)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柱(16)的接触端为弧形,所述接电柱(16)的弧形卡接端匹配接触连接在导电环(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座(2),所述底板(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边缘连接齿轮环,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7),所述驱动齿轮(7)匹配啮合转动板(5)边缘的齿轮环,所述转动板(5)的上端固定焊接有中空壳体(8),所述壳体(8)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机(15),所述壳体(8)的两端连接有吸气框(9),所述吸气框(9)的进气口螺栓连接有连接框(10),所述连接框(10)的底部开设有嵌入槽(11),所述连接框(10)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框(10)的两侧连接有存水箱(12),所述连接框(10)内嵌入连接有吸水帘(13),所述吸水帘(13)的底端嵌入连接在嵌入槽(11)内,所述支撑座(2)内安装有接电组件,接电组件与风机(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框(9)为扩口状,两个所述吸气框(9)对称设置在壳体(8)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内育种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平县梯门镇人民政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